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钝庵来问钝何如,真个能参钝也无。


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


先师钵袋当传后,上座蒲团莫负渠。

初度今年,遥集句东,丹壶洞天。
记京国俊游,筑金台上,乡亭旧话,濯锦城边。
两地萍蓬,十年烟月,欲往从之如绊然。

海螫江蟹四时供,水蓼山花月月红。


自是人生不行乐,莼鲈何必羡江东。

澄江色似碧醍醐,万顷烟波际绿芜。


只少楼台相掩映,天然图画胜西湖。

通海江川湖水清,与君连日镜中行。


孤山一点冲烟小,何羡霞摽挂赤城。

正月勾东春已深,迟客登楼延赏心。


苔池飞泉漱鸣玉,菜圃黄花如散金。


汉阳莫作穷乌赋,楚狂且停衰凤吟。

人言融公懒,床上揖宾客。


我来两忘揖,团团一庵白。


戏谈邓州禅,分食天宁麦。

梦里初醒勿复云,水边林下恰逢君。


溪深杓柄长如许,路远芒鞋费几文。


竟发大心成佛见,不留细语遣人闻。

何使君,何使君,人称有脚之阳春。


阳春到处物皆欣,二方遗爱六碑存。


按辔骢马无生尘,剖符帝命乘朱轮。

君来十四年,我年十五经。
君业三留碑,我言无一徵。


君因考最归,而我犹滞形。

斗酒长歌行路难,霸才无主剑空弹。
世间换尽红羊劫,天上飞来白玉棺。
骏马未舒千里足,大鹏先折九霄翰。
家无儋石忧天下,今人未见如君者。
胸怀既与世相违,年命更遭天不假。
呜呼如君真数奇,生不能免寒与饥。
人在尘中醉玉蒲,师于瓶里泻醍醐。
传来双径清香远,唤起丛林病骨苏。
炳炳毫光争日月,琅琅舌本有江湖。
地棘天荆蜀道难,归来鱼铗竟谁弹!
三生庾信埋吟骨,千里秦观梦殡棺!
碧海有鲸空鼓柁,蓬山无雁少书翰。
只馀朋辈闽南路,酾酒招魂泪不干!
诗人自古逢衰世,沦落东南失放翁!
蓬岛巢痕千亩竹,扶桑游迹一帆风。
半生吏隐漫聱叟,百粤坛场亡是公。
一年不见梁钝庵,见说已作古人谈。
广州潮际风和雨,曾记游踪到东南?
先生诗笔能使健,时如老骥腾服骖。
五十功名无所就,三千里路犹健探。
燄峰崔嵬天一尺,峰下诗人林君宅。
来诗遥遥怀鹿渠,鹿渠流水冬寒碧。
前日送钝翁,共迟鸿泥迹。
高阁郁崔嵬,登临亦壮哉。
东观低象岭,南望小阳台。
倚槛诸林集,寒帘万象开。
郭外东南隅,行行仅六里。
土地颇高肥,泉流亦甘美。
昔人爱此民风和,王公薤露时来歌。
乐庵江都人,来作昆山客。
布衣三十余,言行皆道德。
王公双眼如镜明,一见遂识人中英。
清江百里古名娄,总管佳城此地留。
龙虎气消君莫怨,新漕风景更多愁。
泗园文脉接莲峰,姓氏曾收县志中。
只为书声消歇久,子孙谁免哭途穷。
一篇醉渡浙江词,不是寻常句读诗。
空有故人三十万,等闲尽付酒家儿。
白头村妪白头翁,盛事惊看在眼中。
可惜一抔江上土,野花黄蝶领春风。
昔贤风已邈,台榭尚留名。
草色迷花坞,苔痕上藻楹。
径幽无马迹,林静有莺声。
五十谁能读五车,《黄庭》《白帖》任冬余。
江门老子诗偏好,只对青山不著书。
年少才名也自雄,老来城北半飘蓬。
闭门种菜浑闲事,输与人间霹雳弓。
高阁郁崔嵬,登临亦壮哉。
东观低象岭,南望小阳台。
倚槛诸林集,寒帘万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