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荦荦堪谁道,轩渠为尔吟。


一年愁去路,千里独归心。


世故逢人浅,肝肠与病深。

三韩山川悉汉地,其中佛法亦复然。


王子义天不思议,剪除须发作佛事。


东渡参问三乘法,无为分与最上乘。

浮杯心与海鸥亲,驻锡王城忽过春。


麟殿九旬谈妙法,曹溪一滴渡迷津。


狂翻竹箭波随棹,侧布黄金地绝尘。

久向人间脱俗缘,了无挂碍度年年。


一尘不惹菩提树,四大俱空兜率天。


闲爇篆香供鼻观,静翻贝叶养心田。

雨花堂上老尊师,我昔南游往访之。


出郭何曾持钵去,据床长是坐禅时。


扣门觌面惊相笑,呼酒论心更不疑。

睡起寻思鹿覆蕉,更将恶水向人浇。


梦中妄语浑闲事,眼晕生花好一锹。

身凡心圣古卢能,未著袈裟已是僧。


冷暖自知师莫问,但看老色几分增。

七尺躯,归底处。
一尺素,写得住。
是真是假,有眼看觑。

达上座,惺惺著,灵根一点便通神,败叶千林都扫却。

少年日醉郁孤台,鼎立三禅屡往来。


豪气虽存谁复识,形容变尽鬓皑皑。

幅巾短褐雁行秋,不照青铜不倚楼。


今耄昔童无异性,世间寒暑任迁流。

秦人溪畔汉人山,万木参天六月寒。


写向汤休诗集里,老夫要作画图看。

天地悠悠共故乡,眼前差别亦多方。


欲知道济庵前路,俱是将军旧战场。

非爱山林避市廛,一枝安隐寄残年。


新泉遍作人天供,不用诸方五味禅。

少时见说饱丛林,宴坐垂年味更深。


月印夜潭非有意,云归秋嶂亦无心。

性火方能熄,心灯不复挑。


猿声传古穴,柏实落枯条。


阒寂苦无寐,淋零已半宵。

咫尺楼台是上方,问师何事此中藏。


解颐谓我随缘好,不欠中庭一炷香。

周宾既已往,旧话三十年。


清哉卓庵地,龛灯照云泉。


故友独此翁,老大穷当坚。

道人卓锡向名山,路绝岩头未易攀。


海上潮来风浩浩,洞中云出雨潺潺。


松楠直起参天碧,苔藓旁行匝地斑。

演法开精舍,焚香谒紫微。


隔林期鹤返,持钵咒龙归。


云表流天乐,宫中赐衲衣。

庆云桥北西林寺,郁郁青莲控白龙。


时有渊明寻酒社,今烦支遁振宗风。


钟声远撼二江浪,塔影晴摇九朵峰。

露地当年说白牛,反令后学莫能由。


足行香陌无穷辙,家在清江欲尽头。


挂碍顿除犹是病,因缘未了且乘流。

道人手挽银河水,泻作空山百丈馀。


当画大声喧醉枕,长年倒影浸禅居。


玉虹挂石看不灭,红叶乘流画却如。

古佛毗耶愿海深,万间弹指变黄金。


分明兜率诸天境,庆赞阎浮施主心。


堂上鼓钟声大地,域中龙象尽知音。

同是多生无垢身,孤芳岁晏转精神。


濡毫应觉香先到,写影无如月最真。


庾岭近来还有信,花光以后更何人?


情知此事难描画,驿使空回可不嗔。

道人宴坐维摩室,积得天花似雪深。


明月有辉同大地,白莲无影到东林。


抽毫司马应难赋,断臂神光或可寻。

侍书遗墨函封在,思橘名轩示不忘。


往事百年同逝水,斯文一语有馀光。


风流大抵输前辈,臭味还应是故乡。

朝市山林自一家,要知逢掖即袈裟。


青蘋波上凉风起,定到禅房看蕙花。

大宗大派接秋江,砥柱中流露法幢。


照世万缘俱是妄,行天一镜迥无双。


当家谁道非临济,说法还须在老庞。

双峰桂树今无似,说道璘公有后身。


金粟如来能作主,碧山学士愿为邻。


天香入饷清可食,秋露染花黄未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