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胸怀北海与南溟,却要涓涓一勺清。


相对蹴然如重客,无人信道是门生。

闻人有善己伸眉,倒廪倾囷更不疑。


菶菶萋萋竟何许,卷阿空老凤皇枝。

出祖津头六馆空,帽檐齐侧挂帆风。


吴兴盛事人能数,直自胡公到芮公。

殿前拜疏阅群公,献替从违各异同。


陛楯诸郎自相语,白头祭酒最由衷。

交广归来里巷迎,破囊又比去时轻。


何须更酌廉泉水,夫子胸中万斛清。

小醉初醒日半昏,森森赤棒绕篱门。


慨然投袂无难色,不识从来狱吏尊。

际野尘埃扑面来,万人蚁聚拨难开。


手中杓柄长多少,蛰尽饥肠十月雷。

少年把笔便班扬,咳唾珠玑落四方。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天连益部长多雨,路出盘江况毒淫。
春早蛰龙烝赤水,夜深山鬼啸青林。
已怜道远妻孥累,更恐年衰瘴疠侵。
罢酒已半夜,重来慰幽花。
可惜遭风雨,太半成泥沙。
移坐环其丛,含香嚼其华。
君不见淮之水,春风吹,春雨洗。
青薰衣,绿染指。
渔不来,鸥不起。
闲花落尽春无有,脚踏青红望淮走。
到淮适值晚潮来,满淮鼓吹风波吼。
传声急唤钓鱼船,船未到时洗双手。
忽自司成得讣音,燕山湘水夜沈沈。
百年恩义师兼父,千载文章古在今。
无路可奔空缟素,有身堪铸乏黄金。
不愧贤良有道科,完名身后竟如何。
一经世业来丹诏,万石家风映五紽。
颂鲁定知纯嘏远,拜虞因就养堂多。
二妙武文异,一门忠孝俱。
青宫陈奏牍,彩服照庭除。
脍鲤晨调馔,焚膏夜读书。
梓里江山隔去年,岘山始得话诸贤。
湖光远瞰三吴郡,树色平连百越天。
闿泽尽推今单父,流风应续老坡仙。
岁晚江关倦客,橐笔多幽绪。
天许精庐暂寄,宵烛清光映月,晨砚凉痕对雨。
秋心暗证,惟有闲庭老树。
异数承明少。
结宸知、席前片语,一麾江表。
那信沧桑成隔世,蠡泽胥疏送老。
无情岁月隙驹过,白发频催奈尔何。
跃冶黄金须百炼,倚天长剑用霜磨。
万顷渊源休蠡测,千条岐路丧羊多。
欲上飞云散一歌,相看休问意如何。
学吹牧子骑牛笛,闲著渔翁钓月蓑。
黑发渐惊成白发,黄河新见转清河。
谋生夙所短,衣食人之馀。
道逢怀德者,筑室揖余居。
黄尘爰息哉,酣读古人书。
渥水骝驹汗染藘,溟池鹏奋翼云舒。
五陵在昔夸年少,九牧而今验庆馀。
信是粤材多竹箭,应知荆产亦璠玙。
匡畏颜回后,遥心与子期。
凤衰吟旷兕,龙忌惕焚绥。
人海孤难涉,道山危不移。
岂有焚身贿,瞻乌靡所之。
豹之文自藉,兰以芳而錤。
檀迹天生德,弧车鬼载疑。
伊人振芳躅,恰是郑公乡。
古籍频供枕,寒茅颇映堂。
饔飧资弟子,卦象契羲皇。
蕙风拂袖兰时往,清露沾袍雁候来。
长路夏秋皆阻雨,大江南北已成灾。
家徒四壁罍应耻,庭有三荆鸟半哀。
讲席谈经课事修,几曾倜傥擅英流。
独能淬剑磨风雨,便觉凌霄射斗牛。
豹变早经成七日,鹏抟休止奋三秋。
天孙锦织渡瀛桥,瀛岛天章亦锦标。
笔本家传妆五色,烛仍官限试三条。
朱衣夜静头方点,赤鲤雷鸣尾已烧。
肩吾以后读书身,初服儒冠物色新。
自命匪奢天下任,相期无负古之人。
巧凭玉尺裁量准,愧度金针刺绣神。
才亦犹人命不遭,奄然赍志任悲号。
自惭古道裁吾党,相长今兹失汝曹。
千里几曾来负笈,三馀谁复共焚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