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暑雨初收白帝城,小荷新竹夕阳明。


十年尘土青衫色,万里江山画角声。


零落亲朋劳远梦,凄凉乡社负归耕。

河白如银天淡青,角声中有玉关情。


早知送老桑麻野,悔失安西万里行。

忆在梁州夜雪深,落梅声里玉关心。


山城老去功名忤,卧对寒灯泪满襟。

袅袅清笳入雪云,白头老守卧中军。


自怜到死怀遗恨,不向居延塞外闻。

小阁柴门近,黄昏画角声。


时时逐风散,袅袅伴愁生。


天地清秋暮,关河残月明。

晓楼烟槛出云霄,景下林塘已寂寥。


城角为秋悲更远,护霜云破海天遥。

一声催客梦,星斗转西檐。


风卷梅花去,愁从柳塞添。


马鸣霜满鬣,龙泣冻生髯。

夫差故国萦寒水,铁马南来忽振缨。


城上昏鸦争接翅,舟中逐客谨逃名。


胡笳怨处风微起,浊酒醒时梦易惊。

野人卧病不得眠,呜呜画角声凄然。


黄云隔断塞北月,白雁叫破江南烟。


山城地冷迫岁暮,野梅雪落溪风颠。

残角吹霜月欲斜,天寒无奈客思家。


不知野竹沧江上,开到梅梢第几花。

柳外官桥出戍楼,和霜和月按梁州。


吹时莫近孤山下,千树梅花不识愁。

古堞连云暝霭收,呜呜清调起边楼。


雍琴垂泪虚情恨,羌笛残梅未胜愁。


数曲伴风吹戍垒,几番侵梦入宾邮。

何处金笳报五更,梅花零落满江城。


人家久住应惆怅,况是今朝在客情。

愁入云遥,寒禁霜重,红烛泪深人倦。
情高转抑,思往难回,悽咽不成清变。
风际断时,迢递天街,但闻更点。

谁送寒声入梦中,遥知人在戍楼东。


明朝梅岭花飞雪,未必都因昨夜风。

谯角咿呜到枕边,边情似向曲中传。


梅花三弄月将晚,榆塞一声霜满天。


织锦佳人应有恨,枕戈老将想无眠。

北山三千里,归来已近边。


如何闻鼓角,晨坐更悽然。

铁马狐裘出汉营,瘴云深处守孤城。


无端遇著场心事,鸣轧江楼角一声。

角声已作送行声,更向萧萧雨后听。


明日出郊闻更远,回头忍见二山青。

风静周庐夕,营门角起愁。


不须三弄彻,对月泪先流。


杨柳飘还合,梅花落未休。

声声悲壮动关河,似比闻鸡感慨多。


唤起从军十年梦,封侯事业久蹉跎。

孤城背岭数声和,吹落英雄老泪多。


夜半起来频抚髀,一痕月冷旧山河。

银漏初传箭,长河已挂城。


忽闻呜咽弄,总是别离情。


独客惊秋尽,他乡自月明。

胡音嘈囋不须听,整顿征衫待启明。
已把哀笳变清角,可伤任昧杂韶英。
觉来屈指数修程,历遍中原长短亭。
谁向城头晓鸣角,胡音嘈囋不须听。
秋风入角蹙山城,更觉淮南秋思清。
惯听边威雷鼓里,梅花争发斗峥嵘。
边城百感漫兴嗟,客底令人警岁华。
多谢何郎有新句,谁闻夜夜小梅花。
晚角吟,声正悲。
嗟尔行道迟迟兮中心有违,女心忧伤之人未归。
临岐满掬泪,轻埃变污泥,壮夫安尔为。
兀坐江城厌寂寥,喜逢春色上梅梢。
寄言画角休吹遍,留与铃斋作淡交。
西风袅袅拂弓旌,千里来看晓角声。
纵复凄凉归未忍,炎州此外更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