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欲作男儿别,将情强折磨。


更堪天上泪,翻比世间多。

宠位资寂用,回头怜二疏。


超遥比鹤性,皎洁同僧居。


华组澹无累,单床欢有馀。

湘民清晓寿邦君,下客惭无句语新。


敢述老农歌诵意,一觞持上太夫人。

公今卧护足从容,岂有扁舟欲便东。


少待政成归帝所,此邦还在化钧中。

蜀江东下接襄江,总是当年蔽芾棠。


此地回旋莫嫌窄,且教春色满三湘。

清坐铃斋公事稀,春来风日更迟迟。


胸中水镜渠自避,却笑缿筒徒尔为。

前时劝君出东郊,父老欢呼望羽旄。


甘雨便随车马到,眼看沾足遍蓬蒿。

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长闲花柳村。


都在邦君和气里,卖刀买犊长儿孙。

大号更嘉靖,明公会古稀。


老惊诗律健,闲爱醉游归。


庭户罗花竹,儿孙导彩衣。

野绿情真逸,山香望独高。


酒嫌裴相浅,诗掩乐天豪。


公实当三老,吾虚受二毛。

寿席秋能半,宾庭月故圆。


前身金粟佛,今代玉堂仙。


兔巧元供药,龟灵岂算年。

雷奋龙犹卧,云俱鹤自闲。


一杯莘野月,双屐谢公山。


贵客常辞避,田夫数往还。

吾丘不乐直承明,固请分符关外行。


赐册最荣批凤尾,离群独恨出龙城。


壮谋欲负腰间组,愁思空摇塞外旌。

一年再远别,尘世令人嗟。


况复江湖永,空惊鬓发华。


青山浮海上,远水即天涯。

常咏椅桐待高凤,忽经阿阁见孙枝。


朝恩未放江湖去,更看亭亭百尺时。

桂酒椒盘共发春,山川虽旧物华新。


仲尼鲁史王正月,泰帝河图岁甲寅。


玉殿耸闻斟白兽,火城想见接清尘。

江海一远别,见君金马门。


先鸣二三子,强著五千言。


清望开中秘,英辞动至尊。

亭亭高未足,玩玩意空深。


颇似少陵叟,能留一院阴。


幸今长勿剪,无用晚知音。

何处登临散郁陶,草堂依约在东郊。


笼中凡鸟迎新网,天外冥鸿委旧巢。


山色茏葱辉彩旆,田歌呕轧杂鸣铙。

天寒渐觉雁声疏,新月微微玉漏初。


海峤只宜今日去,故乡已过十年馀。


发稀岂易胜玄冕,眼暗应难写谏书。

罢草王言星岁久,嵩高山色日相亲。


萧条雨夜吟连晓,撩乱花时看尽春。


此世逍遥应独得,古来闲散有谁邻。

旧说山东相,东莱更毓灵。


近分洙泗润,不了岱宗青。


维岳生申甫,斯文睹日星。

把柄入手便生风,一面摇时面面同。


感应有如躬握吐,翁今握吐即周公。

燮理由来在相门,盎中潜跃化机存。


枯鳞涸辙知多少,一并烦公达圣尊。

宇宙恢恢是广居,沧溟泼泼有长鱼。


若在相公怀度内,乾坤此乐更无馀。

阁老辞天府,归来即广居。


知公自良贵,何处觅吾□。

召命传宣出紫宸,彩云西拥到宜春。


即看致主同三德,自古襄时在二人。


务本移风知有地,赓歌流韵又从新。

驷牡龙旗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文行蕴良图,声华挹大巫。


抡才超粉署,驳议在黄枢。


自得环中辨,偏推席上儒。

旌旆翩翩拥汉官,君行常得远人欢。


分职南台知礼重,辍书东观见才难。


金章玉节鸣驺远,白草黄云出塞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