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楼上久踟躇。
地远身孤。
拟将憔悴吊三闾。

木叶下君山。
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岳阳楼下风波恶,过客舟行不容泊。

遥从湖口入南津,看尽湖山与城郭。

楼阁峥嵘照眼明,君山当面如蓬瀛。

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


暇日登临固宜乐,其如天下有忧何。

后乐先忧记饱观,兹楼今始得凭栏。


吐吞五水波涛阔,出纳三光境界宽。


黄帝乐声喧广宙,湘君山影侵晴澜。

有月来照人,沉竿坐罗水。


意与罗水深,夜静歌亦起。


江湖虽云乐,天地惧终否。

日夕楼上饮,瞻望南山阿。


樵夫睨林木,会意岂在多。


白云满山径,负薪行复歌。

微月瞰高楼,楼中酒初泻。


旁见谷城山,孰为呼月者。


腾腾露光景,寂寂开迥野。

危楼倚空欲千尺,阑干下瞰洞庭色。


狂风尽卷苍梧云,万顷潇湘照空碧。


江花冥冥日欲冷,岸芷纷纷翠犹湿。

登临送目际天涯,人物风流胜永嘉。


已溯清流乘画鹢,尚留醉墨看涂鸦。


长空黯淡吹云叶,别浦微茫蹴浪花。

云开层观切高寒,三面江湖一面山。


眼界不知多少远,望中幽鸟暮飞还。

霜华湖影两漫漫,云外清酣共倚栏。


风急楼台摇蜃气,浪消星斗在银盘。


岧峣上接三天近,浩淼平吞七泽宽。

云蒸湖气卑还湿,雪洒波光暖却融。


有客碧油冲暮雨,何人青雀破长风?


孤城向水萧条里,残腊催年惨澹中。


最是多情醉游地,故人零落又西东。

忆昔登楼得句新,君山湘水共无尘。


而今见画思陈迹,深愧先忧后乐人。

万水东奔江汉回,无边秋色洞庭开。


荡胸云雾晴兼吐,得意帆樯晚并来。


望阙长悬公子思,登楼谁是仲宣才。

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


骨肉在南楚,沈忧起常早。

湖阔天为水,楼高地出城。


日光随镜满,帆势与云平。


梦泽晨烟积,湘潭夜雨生。

一片蘼芜霜华紫,收拾尽、金铺瑶璀。
寒钟敲尽鸡鸣矣,倩谁呼、晓妆人起。


繁华总如梦耳,算南国、从来若此。

楼一角,山色六朝收。
都是古今愁。
江流难洗胭脂辱,东风不识绮罗羞。

湖面层收雨露开,浪声千里急奔雷。


草迎云梦秋光去,帆带衡阳晓色来。


帝子不归林叶下,楚魂堪吊暮鸿哀。

洞庭涵浸八百里,岳阳楼高跨湖尾。


天空地迥豁疏襟,有客临风来徙倚。


是时穷冬天气昏,惨淡愁杀湘君魂。

岳阳图迹重兼金,尺素何人手更临。


瓦布蛛丝凭错综,山呈螺黛欲浮沉。


气蒸波撼中唐句,后乐先忧一范心。

一片孤城日欲低,极天沙草共凄凄。


乾坤尚想风云阵,苍莽犹惊虎豹啼。


万恨连营惟剑戟,诸山京观尽鲸鲵。

问汀洲,几多芳草,青青远黏天去。
少年儿女春闺意,又对流光重数。
留不住。

日月争流泪亦流,几年不见夕阳楼。


太平时节古来少,却上迷楼一望休。

置酒南楼瞰夕阳,逶迤淮影转城傍。


画残数幅山川旧,棋散一枰洲渚荒。


细柳倚风相并舞,飞梅着地不成妆。

珠履缤纷宴寿阳,栏杆横出白云傍。


清淮倒影长桥活,古垒无春峡石荒。


小艇斗垂凹鼻钓,佳人犹学晓梅妆。

倚楼高望极,展转念前途。


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


云中来雁急,天末去帆孤。

道骨仙风我有无,先生应为指迷途。


许登天上清虚府,肯恋人间下大夫。


老厌较书天禄阁,闲来闻笛洞庭湖。

湖波馀万顷,吞吐岳阳楼。


星汉应低接,天池或未优。


远疑无岸起,近觉有山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