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篝火宵深兴转浓,可怜潭水断来踪。


只疑终有蛟龙护,玉室金堂未许逢。

洞天名此山,于此实第八。


东将秦岳连,西与岷峨轧。


磴道端可通,足亦若相戛。

华阳洞口片云飞,细雨蒙蒙欲湿衣。


玉箫遍满仙坛上,应是茅家兄弟归。

明道先生此脯龙,佛头光放一齐空。


我来剪棘披云上,要探骊龙第一宫。

恰到溪穷阳步潭,舍舟策马仍之南。


上方有路能终到,直到茅君炼药庵。

七里桥南一水通,不知遵曲入无穷。


野花两岸无人采,我艇中流两岸中。

石城铁城不可猜,长江东逝打城回。


若教道德为城郭,天险还应飞不来。

江势滔滔入海争,润城江海汇深清。


北门锁闼非无地,北固山高铁瓮城。

焦山山外临无地,地上人家水上洲。


人世不闻夫子叹,海怀真见一桴浮。

九月十二来自扬,焦山之麓访焦光。


京口归途趍谷口,丹阳取道到华阳。

江涛浩浩雷风生,万斛之舟不敢行。


金焦缥缈在天上,江涛势欲与山平。

镇城东西几万家,焦山花映金山花。


吸江吞海谁胸量,一体乾坤且谩夸。

混沌遇倏忽,误被凿一窍。


寄语谈玄人,此中可观妙。

鹤驭鸾骖去不回,林扃岫幌客频来。


洞门日照烟萝发,岩窦泉飞雪屋开。


始惊奇僻非人境,更爱攀临坐石苔。

二仙何代隐岩阿,涧绿山青长薜萝。


尘世总经桑海变,丹丘长占水云多。


天台到拟逢桃实,石室归疑烂斧柯。

穹厓积铁古,下嵌仙人宫。


流观洞天记,渺与林屋通。


把火惊石燕,吹箫动潭龙。

旧事千春灵境秘,中台乘暇骋游同。


幽花自吐石林气,古木长回岩阁风。


人世多忧苦相系,仙庭有路谁能穷。

紫阳名洞传先宋,胜日招邀帝史同。


瑞石秋阴长隐雾,真仙蜕化久乘风。


心伤妙丽窥能遍,迹入幽奇访不穷。

历遍清溪九曲深,麻衣随意住云林。


阴符一卷蛟龙护,秋笛数声猿鹤吟。


玉洞烟霞通地肺,金山台殿影波心。

石室奇如此,全无斧凿痕。


虚岩悬作屋,曲窦巧成门。


避日晴犹湿,屯云昼自昏。

此洞昔无闻,人迹固稀到。


一昨紫微游,刻石记所好。


遂令天下知,游者争欲造。

春归白昼永,庭虚民事退。


寻幽何所之,佳宾幸同载。


出门十馀里,仙者馀迹在。

弄珠寄南海,移文讥北山。


出处虽异位,梦觉同一关。


纯阳有真境,古洞扃林端。

十里扪藤萝,千崖插虚碧。


仰觉云汉低,俯见尘市窄。


小山走委蛇,远水别支脉。

晓出城北门,遥上白云麓。


健屐攀葛藤,绝顶穷远目。


隔涧响鸣泉,栖鹘叫古木。

洞口朝阳寺,山坳日色曛。
佛天开鬼斧,石窟护神云。
偶结林泉侣,高瞻鹳鹤群。
振策猿猱径,身跻翠巘崇。
涛声惊地轴,人语落天风。
宇宙收双目,苍茫立太空。
两崖苍苍峭天柱,停策崖边唤舟渡。
青巾羽客打舟来,惊起灵蛇绝溪去。
千年神浆不自惜,万里晴天安得雨。
稽首游名山,驾言入华阳。
南洞极秘怪,松草泉水香。
曲几妙隶画,残碣刊灵章。
素虎斑虬蹑紫烟,几看沧海变桑田。
赤城玉笥寻真后,又到华阳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