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新诗清水出芙蓉,南国才人陆士龙。


老去衡门饶寂阒,病来尘榻愧过从。


汤汤流水琴中思,种种繁霜镜里容。

玉人将远别,投赠琼敷篇。


惠而能好我,裴徊病榻边。


感此万里行,曷月重周旋。

银鱼百尾瓦窑肥,蛤蜊缄唇径寸围。


若更墙头过一斗,杨州鹤亦不须骑。

僮子才通醉日书,长身早见载专车。


叶留宿雨鸾翎湿,鞭走新泥蠖节舒。


下马题诗添过客,借风清暑便邻居。

清玄道士骑黄鹤,曾向春班趁早朝。


香动螭头云气暗,路回龙尾佩声遥。


还山去采泉中玉,洗耳终亡树上瓢。

射堂飞霰点朱衣,拥鼻微吟念采薇。


岂谓剡中游客尽,端因郢曲和人稀。


渔蓑此夜寒从剧,鹤氅当年貌已非。

总为襟期不待招,坐深清醑缓春宵。


空庭月送三山色,古树风为九曲潮。


我自越音归转切,君先郢调欲谁骄。

双鲤何妨识面迟,沾沾同调复同时。


争传正字初年句,近得夔州以后诗。


三峡风涛从此壮,九河云物待君奇。

四塞军城黯不舒,双鸿宛转下前除。


椷开汉浦珠贻后,句就巴江锦浣馀。


讲德朝廷过地节,传经弟子有相如。

断壁颓黄,带衰阳野色,何王宫宇。
老鹳沫空,阴崖乍移晴雨。
寒飙昼下灵旓,看冥合、斑虬青雾。

寒玉砌澜,修蛾横绿,青天明月初涌。
人间今夕好,柳外凉阴重,沈沈两堤跨蝀。


问何人、曲声吹送。

月出平湖积水空,上方仙梵隐花宫。


似闻薝卜林间雨,总是芙蓉浦外风。


有客题诗先我到,向僧分榻几人同。

平坡飞翠立群峦,大隐新开十二阑。


秀色迥当银阙堕,清辉疑傍玉楼看。


歌成郢国千花聚,赋就梁园万竹寒。

城隅一曲抱沧浪,有客新裁薜荔裳。


槛外渔舟回七泽,座中龙笛到三湘。


松花暮合陶潜里,草色春添杜甫堂。

握手华阳别思浓,骊驹一曲暂相从。


雄风七泽登台近,积雪三峨问寺重。


上客题诗留锦里,佳人携手醉临邛。

宸章烂漫烛奎躔,呼吸真看帝座悬。


阀阅九朝韦曲后,声华三世杜陵前。


风云仲举方高步,湖海元龙漫独眠。

廿载驰驱岳牧劳,悬车踪迹且渔樵。


家传楚客青云旧,洞讶秦人白日遥。


伯玉诗名元四海,孔璋文誉已三朝。

百尺楼头卧正长,东来紫气绕扶桑。


三湘雪色流花径,五岳霞踪寄草堂。


经世文章唐宿老,登坛词赋鲁灵光。

惊人曾睹孟公狂,作吏咸推仲举良。


剑合飞龙延浦外,书传回雁洞庭傍。


薇垣夜醉三千客,荔圃晴深十八娘。

尚忆燕台别,长歌蜀道行。


元龙原侠气,仲举最高名。


露冕千岩秀,褰帷万岫明。

飞椷频到瀫江滨,意气宁知岳牧臣。


帝谓旬宣劳大吏,天将形胜属才人。


棠阴护处连三蜀,荔子尝来遍七闽。

旅况万山中,凄清谁与同。


留连一夜话,稍觉四愁空。


薄宦看孤剑,离人怨断鸿。

肝胆久相照,吾儿即若儿。


趋庭惭问礼,立雪得严师。


绛帐春风早,青灯夜漏迟。

归锦堂成,云汉上、天垂新画。
有朱颜绿鬓,禁林仙客。
玉局暂从香火社,金龟未报文章力。

湖上清秋片月寒,为谁残梦入长安。
一千里外素书到,二十年来良会阑。
欲候三台依帝座,先闻六典建天官。
露下清秋奈别何,玉杯瑶瑟起离歌。
人经汉苑青山近,路达巴江锦树多。
万里椷书回雁字,三年珥笔共鸾坡。
紫气葱葱绕禁庐,南郊迎日履长初。
皇王礼乐光前殿,侍从声华满后车。
汉畤龙麟金匮纪,周台云物彩毫书。
灯火薰天夹路旁,属车旋处翠华张。
非烟拥盖璇霄丽,若月乘轮御陌长。
十里香花连泰畤,千门鼓吹彻昭阳。
绛节氤氲上太清,紫烟缥缈冠层城。
鹓行不动瑶池影,凤幄微闻玉藻声。
律应一阳璇象转,福凝五位泰阶平。
绛阙阴沈启秘扃,銮舆肃穆款真庭。
霜凝碧落天衣湿,月上仙坛玉树青。
帝座三重开万象,云门六变走群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