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岐路南将北,离忧弟与兄。


关河千里别,风雪一身行。


夕宿劳乡梦,晨装惨旅情。

老仆倦日长,羸马困道远。


东行数日间,尚欲一再款。


我能喻子意,子亦识我懒。

釜中生尘范史云,忽往金陵答所闻。


朱雀桁头卖历日,栖霞寺里读碑文。


齐瑟总工何处鼓,奚囊倘重若为分。

使君昔居紫荆关,日登燕峤望吴山。


逢人颜色郁黯黕,对酒涕泗交潺湲。


使君南向金陵去,孤帆夜拂春天树。

时秋重祠事,吾喜得山行。


是日愁霖净,风烟破晓晴。


看云千嶂立,临水一诗成。

官署相招慰旅情,东南形胜说宣城。


敬亭恍接三吴势,宛水犹驰六代声。


忆昔诗流嗟我老,隔江风景逼人清。

游从每笑未经旬,只有为僚分已亲。


自古论交何待久,白头往往却如新。

白下长干亦旧游,十年重到喜依刘。


幕中筹策无非事,江左衣冠有胜流。


满路梅花春信动,一篙波影颂声浮。

芳径暴桥西,徘徊白板扉。


家人出帘语,小季掉鞭归。


榆荚晴将老,杨花晚渐稀。

学馆萧萧暂盍簪,西风云散不成阴。


兴阑且逐寻芳步,才拙难陪倚树吟。


宦业每传三试录,家声曾畏四知金。

青山见客无生熟,白马随春共疾徐。


谏议庙前来去路,感时应复到吟馀。

今年分祀园陵下,问柳寻芳亦羡渠。


往日滥陪轩盖后,冒寒冲暑最怜予。

旧有山川旧夕阳,新秋新泪两茫茫。


金陵王气知何在,玉树后庭闻已芳。


情到义山能发问,事经小杜亦多伤。

频年走离乱,忙苦落落景。
浮家去复还,生理纷不整。
有身著无处,遇事到辄屏。
少年学书剑,矫首睨八荒。
阊阖记昔游,霞佩高颉颃。
一跌下青云,意气久不扬。
边声藉藉早秋风,稻未黄时枣又红。
莫厌水乡迁避苦,全家载入绿荷中。
傍城三十里芙蕖,怪底繁华浙景无。
元是近边农事少,全凭莲藕当官租。
四面蒹葭水接天,中间一片是人烟。
相逢尽喜干戈息,白鹭飞来立战船。
俗子呶呶,为劝南征,若岂知予。
虽生年未老,心于名淡,登科无命,天与才枯。
那更炎风,一肩行李,又策华阳道上驴。
世事何常,每到欢时,忽复全乖。
早湖中灯火。
今宵顿灭,筵前丝竹,此夜难偕。
恨事多如许。
记前年、秣陵城下,群公相聚。
座有宗生高兴极,招手狂吟而去。
宫河杨柳,隋苑莺花竹西路,是前人、断肠处,年年长忆烟途。
吾徒。
烧兰作烛,裁诗擘锦东阁畔,翠盘妙舞白苎,红牙倒尽琼苏。
春首过从到敝庐,谈诗清夜剪园蔬。
久知衡宇能容膝,岂料王门再曳裾。
见志但知孙绰赋,济时莫上贾生书。
天授我高皇,龙飞自禹方。
地曾留巨迹,云每识神光。
宅镐谋应协,怀丰意讵忘。
坐听烟露下丛兰。
秋月今宵共指看。
明知小别总难欢。
嵩少名山胜,君今杖策游。
纪程诗卷富,题字古崖秋。
风月梁园美,关河越客愁。
莫谓天涯远,而令问讯疏。
易成三载别,难得一行书。
爱我容兄事,论文感索居。
九天珠玉落尘寰,直送西登剑阁关。
一夜分明宿天上,来朝依旧走人间。
似公国士知能几,愧我平时学未娴。
天授我高皇,龙飞自禹方。
地曾留巨迹,云每识神光。
宅镐谋应协,怀丰意讵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