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岁时丰俭若循环,天幸非由拙政然。


一雨虽知为美泽,三登犹未补凶年。


桑阴蔽日交垂路,麦穗含风秀满田。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


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


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

雨挟潮痕涨具区,流渠决决绕幽居。


荷锄日课都忘倦,抱瓮天机本不疏。


且喜水平昌谷稻,莫教雷假介休车。

悬瓮山前境趣幽,邑人云是小瀛洲。


群峰环耸青螺髻,合涧中分碧玉流。


出洞神龙和雾起,淩波仙女弄珠游。

丰隆欲鞭车,风伯不借便。


我欲讼风伯,云意亦复变。


帝命谁敢迟,民事那可缓。

楼下江声杂雨声,断云初掩断霞明。


吹残恶热凉生面,泻作奔流绿绕城。


扰扰惊禽栖不定,娟娟缺月坐来生。

甸隔金陵迥,天流银汉斜。


江山回帝宅,牛斗上仙槎。


拔擢符台始,声名礼部遐。

花逢暮境已侵寻,庭值狂风不可禁。


已卷残红随日脚,更吹嫩柳到眉心。


明朝藉地犹堪醉,小雨笼晴未作阴。

善教惟迎欲发机,神方启沃妙乎时。


沛然化境无留滞,弄月吟风自不知。

蓬莱水浅燄阳天,欲乞真经纸上传。


社有莲花惭慧远,人多元亮只清泉。


片云入座秋生袂,一雨倾盘玉满川。

广庭狼籍落花深,遥夜清愁易满襟。


细雨空斋闻北雁,远钟残梦忆东林。


酒香不暖交杯玉,灯影偏明屈戍金。

遍走三台一日中,前年乐事转头空。


新楼期对萸并菊,旧约翻吟雨与风。


鱼绕长江殊有味,酒篘大瓮浩无穷。

山斋道人梦魂清,梦中细响忽可听。


三峡流泉出幽隐,万蚕食此春叶声。


又疑相如夜病渴,蟹眼乱沸石鼎鸣。

山前急雨促春耕,废我徜徉小圃行。


今日定知晴有意,咤然林际一声莺。

平田白草望中齐,断陇危桥幸屡跻。
颇爱初阳光煦煦,却怜旧雨尚凄凄。
龟趺古碣看遗篆,驴背军储困远赍。
一犁甘泽应虔恭,顿觉山川返旧容。
宿霭酿成千嶂雨,迅雷惊起九渊龙。
水生洲渚宽溪女,润浃郊原慰老农。
赤子既迫寒且饥,异时严警如边垂。
弃捐沟壑死锋镝,有如秦越视瘠肥。
公来随车霈灵雨,织妇耕农闻好语。
老农麦熟还忍饥,蚕妇见丝翻泪垂。
耕田辛苦竟何补,长安游手多轻肥。
良牧忧晴复忧雨,咄咄书空应自语。
阴云凝塞阴气媾,十日淫潦无昏昼。
出门不敢恃油衣,以瓦为之亦复漏。
溜檐方收飞瀑声,悬空忽作倾盆骤。
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
眩得穷儿犹暴富,照教暗室亦强明。
来朝细挹千林色,竟夕都忘万籁声。
雨覆云翻越月馀,苦疑滕六欠工夫。
倏敲窗竹清成玉,细剪檐花碎作珠。
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岁二红无。
白昼雷驱风入城,艳阳天气太阴生。
方看云墨浓翻汁,俄骇天河倒泻声。
布谷殷勤休劝客,添丁长大即归耕。
朝来一穗看炉烟,遽挽银河下九天。
东海不冤私自幸,南阳高卧且随缘。
佳名德雨闻前代,尺字商霖证昔年。
别思逢风雨,无堂漫置觞。
客嫌冬日短,主恨越天长。
老砚三传世,寒灯十起阳。
客子困积雨,萧条住百蛮。
吾人安敢道,真宰独何颜。
江涨浑无地,云深不见山。
城头归乌喘拓翼,夕阳栏干手可炙。
长虹如篆报雨来,云脚插下千里赤。
南山端正太古屏,飞廉扫云为拨墨。
多谢真人警梦书,青猿驯扰尚趑趄。
任从炉鼎喧风雨,争奈神明复古初。
君乐鍊形咀丹火,我甘饮水灌园蔬。
入春绝无一声雷,赤日又将近夏末。
阴霾蔽天动经月,草木叶上积寸埃。
朝朝群望俱遍走,一毫及民更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