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那知是雨是啼痕,沾洒衣衾冷断魂。

泉下有亲寒正苦,岂知绵緤定奇温。

一春阴雨春无昼,晴暖何因见艳阳。


亦有莺花在烟雾,风吹不作白头香。

百道飞泉作檐溜,绝疑三峡倒龙湫。


哀猿为尔空肠断,泪逐潺湲日夜流。

苦是三冬暖,留寒到好春。


白犹梅蕊旧,青未柳条新。


鱼炙伤寒食,鹃啼似棘人。

欲去知何所,途穷已一生。


苍茫惟有恸,呜咽每无声。


心易云山远,身难杖屡轻。

无人招越散,魂爽有无中。


老为多哀痛,愁因久困穷。


桁衣悲贱妾,瓶粟苦衰翁。

雨声无断续,一一入愁心。


寒绝因长夜,春多是积阴。


白头偏累重,黄口更情深。

甚须春雨洗,战血满乾坤。


已见三秦克,仍闻百粤吞。


地平无北口,天固失荆门。

三年客始安,两度苦春寒。


士马同筋力,华戎见肺肝。


居西随太白,逐北至皋兰。

行子冒风雨,连朝饥且寒。


一身徒自苦,十口不曾安。


路断愁多水,林香喜有兰。

欲梦惊寒雨,潇潇乱竹间。


发因慈母白,身以散官闲。


战阵平生事,衣冠一代颜。

一夕几风雨,幽林寒不眠。


梦惟啼老母,魂只向重泉。


有道贫须绝,无身患未捐。

篷上雨,篷底有人愁。
身在汉江东畔去,不知家在锦江头。
烟水两悠悠。

风轩红杏散馀霞,堤草青青桃欲花。


寒食清明看又近,满川烟雨乱鸣蛙。

积雨向春阴,冥冥独院深。


已无花落地,空有竹藏禽。


檐溜声何暴,邻僧影亦沈。

久欲归耕竟未归,又吟苕霅劝农诗。


流钱腐粟惭无术,稼穑艰难或稍知。

天遣吾来此劳农,要令遗躅访颜公。


虽无二十四宾客,诗酒略追前辈风。

卞山龙欲阻吾行,怪雨盲风不肯晴。


但得出郊修故事,此中亦可劝深耕。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


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


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

良辰饶胜集,箕踞百花潭。


逸调飞金缕,新词度玉簪。


雷声高栋入,电影曲台含。

东峰雨色绕前溪,野树江船望欲迷。


卷幔忽惊山雾入,近村长听水禽啼。


清怜松菊长茅屋,深爱湍流满稻畦。

浮萍踪迹。
又作南东□□客。
不奈秋阳。

船路连朝天逆吹,今朝登陆雨相随。


自缘寒素例难阻,非为老苍私控持。


山色青青无世变,梅花皎皎是心知。

平时吾亦爱吾庐,今雨巢禽亦引雏。


好是阶前四高桧,枝枝叶叶缀明珠。

西山俄起一声雷,不觉如拳雨点来。


滴遍池中万荷叶,又催薝卜海榴开。

或拟香山或拟陶,有时无句只虫号。


作诗藞苴犹之可,字写不成方是高。

帘外青山隐树林,霎时来看便沉吟。


骑声盖色都除尽,唯恨诗情染最深。

廉纤雨作消寒阵。
百宝阑前,已茁兰芽嫩。
殢酒花扶人易困,脸霞渐渐红生晕。

山城四塞响奔雷,小院残花满绿苔。


冷节已过还听雨,冰心一片似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