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规模正似钓鱼庵,把酒才容客二三。


若比东偏参倚室,此中犹自觉耽耽。

乌桕迎霜已半丹,哦诗终日合凭栏。


霜高木落应尤好,长挂西窗更怕寒。

诗问池堂春草梦,何如风雨对床诗。


三薰三沐事斯语,难弟难兄此一时。


为母静弹琴几曲,遣杯同举酒千卮。

双桨鸥波又一时。
大堤秋柳梦中垂。
关心我亦重来客,牢落黄金揖市儿。

垂柳藏鸦,海棠迷蝶,浅浅深深难说。
春虽逢闰,生怕随春,轻卸画阑干外。
一夜东风怎禁,撼损娇姿,嫩枝惊折。

春到无言,春归似梦,迅如逝水流船。
多愁多病,羸躯挨过年年。
今年花事虽逢闰,祝封姨、更要相怜。

风信几番,半春过了,绛雪吹成香雾。
待看草色入帘青,敞疏窗、小轩花坞。
东风慢舞。

知时润物最关心,不作珠帘暮卷吟。


龙过惊回攲枕梦,檐声点点是商霖。

霢霂洒空蒙,凭轩望不穷。


温迷回雁渚,暖带落花风。


着柳应催绿,□桃更上红。

竹里萧萧雨,轩中景自幽。


明珠当砌落,碧玉倚阑愁。


烟护常疑晚,风随镇似秋。

帝子吟潇湘,潇湘云烟竟茫茫。
楚客歌洞庭,洞庭木叶空秋声。


岂如敬亭山前野人宅,西风不惊响云滴。

惨澹来何处,崩腾忽满城。


遥怜四山黑,近洒半江明。


可爱花间湿,偏宜竹上声。

小小轩窗匝密林,山鸠啼昼乱云深。
飞来雨气青如染,半带松阴半竹阴。
堂堂两苏公,秀峙自西蜀。
一朝入京师,声价喧寥廓。
联翩取膴仕,鸣凤在阿阁。
高竹覆南荣,寒蕉满前渚。
萧闲此中意,适对清秋雨。
疏当帘外飘,密向窗前聚。
公家如许好昆仲,不数河东旧三凤。
床敷对语无限春,檐滴关愁不成梦。
马援看鸢始回头,知机恐不似少游。
江上轩居晴固好,雨中风致更相宜。
秋声满屋隐书几,爽气一帘倾酒卮。
渺渺莎汀飞鹭下,冥冥云浪去帆迟。
江云惨淡江树黑,殷殷雷声震蛟室。
老龙怒挟风雨来,恍若骊珠散空碧。
已知凉气入桃笙,不觉秋声起芦荻。
小轩在官舍,不与嚣尘并。
清池浸窗槛,修篁碍檐楹。
几当迢迢夜,听此潇潇声。
海门飞雨集,高栋有馀清。
斜侵虚壁过,远逗大江平。
檐花朝乱滴,庭叶夜俱鸣。
拄笏朝看爽气生,卷帘晚见湿云横。
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
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
南云一片飘玄都,行雨未发呼提壶。
主宾祈合星五珠,适来今雨各差符。
为道晚秋清亦腴,只鸡近局恣可娖。
楼东倦燕。
带花片半湿,初晴庭院。
翠羽共吟,琼管同携珠帘卷。
阶头燕雨润流酥,柳底鸥波已可渔。
斗帐沉香欹枕后,青灯绮户把杯初。
不愁泥滑妨过骑,喜有田歌起荷锄。
梧叶秋先觉,推轩暮雨寒。
百年有今日,一醉若为欢。
努力儒林传,伤心大将坛。
二苏当日相思句,故揭名轩意可知。
萱草满堂长衎衎,棣华联萼更怡怡。
酒倾风雨对床夜,梦到池塘觅句时。
曾买江天著钓船,夜深波浪拍船舷。
只今耳畔闻风雨,恰似当年逢底眠。
身外无穷百不闻,算沙活计亦慵论。
斋馀闲倚蒲团瞑,只有溪声落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