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
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


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

久恶繁哇混太和,云何今日自吟哦。


世间万事皆如此,两叶行将用斧柯。

压蕊拈须粉作团,疏香辛苦颤朝寒。
须知风月寻常见,不似层层带雪看。


春髻重,晓眉弯,一枝斜并缕金旛。

潇洒林塘暮。
正迤逦、香风度。
一番天气,又添作琼枝玉树。

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


无人同怅望,把酒独裴回。


冻白雪为伴,寒香风是媒。

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
数枝谁带玉痕描。
夜夜东风不扫。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洛雪一丈冻独鼾,谁其排闼惊袁安。


千载神交两贤令,寄意爱此英姿寒。


马缩龙埋万木折,胸次阳和骨立铁。

睹尘世,人人尽总斗芳容。
炫珠珍金玉,绫罗锦乡情悰。


儿女妻孥共团聚,管弦歌舞趁时从。

酒无力,凭舷独客背西风。
为高楼怊怅,天边易发秋慵。
收艇汀洲雨连夕,近桥帘幕水涵空。

雨无极,湿帆一一下江城。
对空洲蘅杜,旋波翠幕冥冥。
搀乱鸿音水楼笛,荡摇萤点市桥镫。

小桥东郭先生履,曲径西湖处士家。


向暖早看花似雪,冒寒更爱雪如花。

灯花为喜雪为祥,又向穷阴见一阳。


星夜松明疑石屋,霜天渔火记江乡。


连城白璧元无价,照乘明珠自有光。

只将兴灭论荣枯,众有安能胜一无。


阳火炼来还作永,阴崖滴下不成珠。


寒消帘幕冰如箸,润及瓶罂夜有炉。

搏雪依稀类若麟,却将毛毳变珠珍。


金铃彩索聊为饰,玉爪银牙宛似真。


方讶吼风能吐舌,只愁见睍莫存身。

一般整整与斜斜,疑是春归趁柳花。


瑞比凤凰逄盛旦,清同蝴蝶梦南华。


远遵震泽迷银渚,暗度衡阳聚玉沙。

白翎仿佛似裙拖,为问乌桓事若何。


无角畏寒穿古屋,有雏怜馁恋前窠。


野田泥湿难寻粟,门径人稀易设罗。

柔枝曾记插军持,佛日光明每借晖。


纵使粉妆春态度,何如珠压旧腰围。


粘条缕缕俱成带,溜汁涓涓可染衣。

三径难同蒋诩游,窥檐犹自问稀稠。


直于晚岁方知节,更待清风始点头。


阻食凤凰端有感,迷巢翡翠谩生愁。

斗白争青共岁寒,比同颜色不多般。


散来龙脑都成片,剪碎鲛绡却作团。


风细易教钗舞燕,月明难许镜窥鸾。

豪气无根老自摧,尚留馀习爱寻梅。


苦寒扶病也须去,薄暮微吟垂欲开。


静纳长芬风外坞,醉临高白水边台。

闽雪少曾栖瓦白,怪来浩浩拥寒滨。


严威故作敝裘厄,淡彩潜催幽幌晨。


眼观醉中迷有色,心华净处照无垠。

洒窗幕,飘飘急雪度回风。
睇渔村山市,遥连暝色空蒙。
荒径涂泥絮沾白,小炉松柏火添红。

冻合顽云四幕垂,须臾六出搅空飞。


梅花自禀清臞相,底事添渠十倍肥。

阴云忽忽散溪头,偃仰寒梢露屈虬。


却把幽香埋腊雪,独留清梦在罗浮。


瘦筇又挂千峰月,秃笔初回两眼秋。

燕山雪尽势嶙峋,写得家山事事真。


刚有寒梅太疏落,请君添取一枝春。

涂窗谁识暮栖鸦。
和雨和烟畏日车。
春到江南花是雪,月残辽海雪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