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送君不可俗,为君写风竹。
君听竹稍声,是风还是哭。


若个能描风竹哭,古云画虎难画骨。

鸮鸟尝依恶木栖,鹤鹩多宿竹间枝。

冯君莫画生风叶,卵破巢倾始得知。

竹劲由来缺样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个琅玕不向东。

只堪拟作钓竿横,岂有干云拂雾情。


寄语风霜休更忘,只今巳自瘦伶仃。

五竿细筱似荷茼,数点青苔草面封。


莫怪枝枝半无叶,昨宵风雨折长松。

苦笋穿苔破出封,摇风弄月碧玲珑。


昨宵偶掘行鞭看,多少泥中掘杀侬。

枯枝固是转相寻,数叶何劳便米侵。


恶梗强鞭穿地遍,秋风偏要飒幽林。

画里濡毫不敢浓,囱间欲肖碧玲珑。


两竿稍上无多叶,何事风波满太空。

吾犹金在冶,惟冶者所甄。


谨毋出光怪,夜半号龙泉。

彭殇同此躯,颜蹠同此心。


哀哉宇宙间,群生政林林。

吾心如铁石,命则薄于纸。


藉口见古人,则亦赖有此。

秋云七尺藤,夜雨一卷书。


寂寞空山人,微此谁与居。

朝吾一笭箵,夕吾一觳觫。


诗肠其殷雷,此事底须卜。

周有说爱莲,陶有诗爱菊。


吾居则谁与,其诸子猷竹。

东坡真天人,落笔蓬莱宫。


何如赤壁笛,一鹤横秋风。

事有俄顷间,遗臭及万代。


吾观于斯人,不过一字爱。

玉虹横吾腰,金貂直吾首。


宁知千载名,不如一杯酒。

居千卿者三,至九卿者四。


不博牛背眠,咸酸信殊嗜。

仙墨香销凤影残,上池凉水夜初干。


似将帝子苍梧瑟,共作秋声万叶寒。

天籁萧萧何处鸣,湘江云叶助秋声。


几多金薤琳琅影,何限丹丘别里情。

荡舟北郭外,华表见新亭。


水作游龙势,山为偃月形。


怪松蟠水赤,高竹上山青。

吾轩自有竹,暑月常寒声。

山静无风时,满林空翠生。

戏拈鸡距紫毫芒,写就风梢数节长。


从此玉堂云雾里,都将粉墨绘文章。

萧然风竹乱猗猗,孤立梅花竹四围。


宫女回旋翻翠袖,中间玉茔岂真妃。

竹客源头逆旅间,道人同此听潺湲。


小窗夜半闻风竹,梦著征袍绕故山。

笔意出天机,翛然仰复低。


稍须风势定,应有凤来栖。

孙郎写竹有天趣,落笔萧萧一两枝。
六月相看北窗下,满身毛骨动凉飔。
移得孤根过洞庭,禁埤曾送佩珂声。
如今座上凉飙满,一扫炎荒瘴雨清。
尘迷艮岳淡无辉,尚卷珠帘写竹枝。
三百年馀重玩赏,孤梢还带北风吹。
大夏之西,沅渝之阴,有地名嶰谷,产竹成修林。
苍厓每见绿云起,白日不受红尘侵。
七月八月风森森,翠鸾飞舞青虬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