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风雨南山跨蹇驴,清溪走访野人居。
林花未落须沽酒,春水初生好钓鱼。
溪岸沙崩损药园,山田石裂涌泉源。
平生数亩耕桑计,风雨无情欲并吞。
骤雨连旬苦未休,飘风数日又何求。
山中茅屋频摇撼,疑是浮家海上舟。
冷冷叶上风,瑟瑟檐头雨。
天分本无私,人性皆相似。
譬之入山林,斧斤随所取。
作就轻阴,留花不放,似愁花谢。
春心暗逗,自叠宫衣小窗下。
陇头驿使何须问,待消受、脂香粉麝。
昨夜狂台振林木,千声万声动岩谷。
横吹黑雨卷山来,飞洒如麻乱相扑。
鞭策百怪驱蛟龙,雷公雷母纷相逐。
狂风吹馆徒,骤雨罢朝讲。
先生不出门,兀坐思鹿港。
纵论至于诗,势若倾钱銗。
风袅袅,雨绵绵。
窗外花枝冷杜鹃。
独上小楼人不见,断肠柳色又经年。
风剪剪,雨霏霏。
自卷珠帘自挽帷。
满地残红花又谢,天涯底事尚迟归。
风细细,雨丝丝。
撩乱芭蕉和竹枝。
隔个窗儿听不得,凄凉又是上灯时。
风阵阵,雨蒙蒙。
宵短衾寒睡不浓。
醒着欲眠眠着醒,声声又到五更钟。
尽日风兼雨,行舟尺寸艰。
潮鸣湓浦驿,云拥石钟山。
小泊心殊怯,清游愿尚悭。
春来未苦狂风雨,初见云雷气象豪。
合杂忽如乔岳倒,迷冥不辨九天高。
林峦偃亚传雄韵,沟涧苍茫起怒涛。
风雨萧萧夜漏沈,北窗灯影见伤心。
从今莫更言沧海,只合思量此恨深。
风狂雨暗舟人惧,自委神明志不邪。
投得苇湾波浪息,岸头烟火近人家。
往时李成写骤雨,万里古色毫端聚。
行人深藏鸟不度,便觉非复鹅溪素。
龙眠老腕作阳关,北风低草云埋山。
妙手春工如画史,鹅溪百幅挂城隅。
却将李成骤雨笔,掩映边鸾花鸟图。
前津风色恶,断岸寄孤艇。
输他田舍翁,午酲犹未醒。
挂帆涉沧波,瞬息三万里。
蓬莱有会期,莫为风雨止。
号风撼枯蘖,冻雨凝路尘。
乾坤秘日月,八荒同一云。
遥知沙漠寒,黯淡愁杀人。
南徐景物古愁人,薄宦扁舟更水滨。
不识浊醪倾北固,独随寒雨出西津。
连天风浪声兼厉,当路鼋鼍气亦振。
常恨春日少,况遭风雨多。
桃李冷不觉,□□如浊河。
广陌断游骑,寂不闻行歌。
冥冥细雨湿高秋,花底歌前也合愁。
烟树几株疏雨岸,风帆一梦过三州。
生涯未解谋根固,官路那能免叶浮。
猛雨连天水满湖,扁舟风撼碧涛粗。
掀髯笑咏烟波里,两岸人应作画图。
照坐雕盘花一簇,满瓮葡萄酒新绿。
那知身后更浮名,若论眼前不翅足。
十首新诗逼黄绢,数行妙墨写乌丝。
摩挲老眼还惊顾,文采珊瑚斗陆离。
莫将杨柳轻攀折,人生会少多离别。
芍药留残十日春,杜鹃啼破千山月。
三春已过二春了,十日那无一日晴。
已是飘零成老丑,更怜行乐负平生。
割鸡自叹非初意,有底徘徊绊此身。
官事未知何日了,溪边谁识望云人。
有酒不浇坟上土,浮花浪蕊何须数。
营巢燕子恰迎风,逐妇鹁鸪还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