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雨罢微塘凛欲秋,飞来白鸟便夷犹。


从今认得横塘路,水远天长百不忧。

平畴焦渴不堪论,箫鼓悲秋彻帝阍。


霹雳一声云自墨,山前山后雨翻盆。

四山昏昏如泼墨,行人对面不相觌。
凄乎太阴布肃杀,闇然混沌未开辟。


千丈拿空蛰龙起,一声破柱春雷疾。

大暑陵人酷吏尊,来苏失喜对翻盆。


雷嗔斗醒诸天梦,电笑登开八表昏。


忽噫雄风收雨脚,渐蜷雌霓接云根。

星斗阑干云翳销,黄昏犹未有微飙。


谁将枕上三更雨,卷作钱塘八月潮。

杭颍雌雄本自殊,淡妆浓抺是吴姝。


满倾涨玉千钟酒,来看镕银百顷湖。


白鸟去边山泼黛,绿蒲疏处雨跳珠。

山南未作小徘徊,坐想奔流万壑雷。


三峡桥边风雨样,先将此谶入诗来。

雨声更霰雪,昏听达清晨。


自笑能吟客,常为不寐人。


絮寒勤拭涕,箦响惧翻身。

道妙无生有,神凝气孕形。


为谁膏草木,何物起雷霆。


本质端能受,元功岂独灵。

极天唯海水,水际忽云横。


云气随风走,风声挟雨行。


鹏垂天欲堕,龙吼海齐鸣。

急雨至无赖,高风吹未停。


苍茫归一气,歘忽走千灵。


禾耳不愁黑,麦芽无限青。

奇云挟雨至,迫以千里风。


乾坤白浩浩,万马鸣空中。


我居实湫隘,譬彼笯与笼。

山川近淮秀,风雨向秋急。


初为空旷游,顿喜清凉集。


鸣蝉断复续,沙鸟飞还立。

鸣雷不终夕,急雹偶来同。


城波静绮席,苑树生长风。


雨残白日外,虹垂青雾中。

炎日大冶沸,清风愁意苏。


黑云过山岳,白雨覆江湖。


仿佛鬼神战,腾凌车骑趋。

望断双鱼霅水濆,深居长日念离群。


词人蹑屩来今雨,病子支筇出乱云。


缥缈兰膏延度曲,缤纷梧叶坠论文。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水绿平池,又柳疏蝉断,花亸莺娇。
四檐鸣玉,急响入芭蕉。
未落银床一叶,甚秋色、西来如潮。

银河泻地,似钱王万弩射江潮。
十二巫云尽墨,谁念楚鬟娇。
又似轻兵出塞,渡冰河、铁马晚萧萧。

西风初动暮山寒,万树浓阴绿未残。


星汉自高虚夜色,鹊桥无路暗云端。


人间骤雨应遗恨,天上新凉欲尽欢。

风拥黄云龙驾海,雷驱紫电雨翻盆。


长虹千丈忽截断,一片风波起市门。

沧海龙飞霹雳惊,云间电影万蛇明。


六丁怒挽天河水,特为人间洗甲兵。

隔院共风雨,谁家秋意多。


檐前走霹雳,门外散江河。


留滞人扶杖,凄凉鸟在柯。

乍喜物情争发育,无端骤雨欲残春。


阎闾已负游芳意,畎亩犹滋望岁人。


厚泽颙颙苏品汇,微波泛泛涨江津。

飑风吹回雨如织,黑云压空电飞急。
青山隔江烟雾深,野水弥漫新涨入。
老龙身疲鳞甲稀,变形潜蛰枯树枝。
何处崤函风雨来,楚天摇落正悲哉。
玉门西眺凭陵下,不见乌骓走汉台。
涨水风俱挟,弥天雨半阴。
鸬鹚遵渚急,鹦鹉宿枝深。
铜柱波犹动,金门陆岂沉。
载酒因词伯,相携萧寺闲。
云来常满阁,雨急欲沉山。
净土莲花后,新林竹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