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花上雪。
信手捻来成。
屑不就琼英。

朱顶字,八十正平头。
添作八千秋。
无能也自收郿坞,到今恨不贬潮州。

银河水,洗得世间清。
山色雨馀青。
老子纶巾棋别墅,人家鼾睡柝秋城。

平分素商。
四垂翠幕,斜界银潢。
颢气通建章。

高楼长夜破凄迷,风偃长林一向低。


动海霞光侵落月,连天蜩嘒乱鸣鸡。


流金气候今日昨,隐几生涯东院西。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


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

新睡起,熏过绣罗衣。
梳洗了,百般宜。
东风淡荡垂杨院,一春心事有谁知。

微雨过,深院芰荷中。
香冉冉,绣重重。
玉人共倚阑干角,月华犹在小池东。

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
长记得、凭肩游。
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

秋崖底,云卧欲生苔。
无梦到公台。
有月锄、晓带乌犍去,与烟蓑、夜钓白鱼来。

朝元了,万鹤放班回。
携月下天来。
初平家看青羊石,滕王阁醉绿螺杯。

溪南北,本自一渔舟。
烟雨几盟鸥。
白鱼不负鸬鹚杓,青蓑不减鹔鹴裘。

南山老,还记少陵诗。
七十古来稀。
清池拥出红蕖坠,西风吹上碧梧枝。

方寸地,七十四年春。
世事几浮云。
躬行斋内蒲团稳,耆英社里酒杯频。

花信紧,二十四番愁。
风雨五更头。
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

登高懒,且平地过重阳。
风雨又何妨。
问牛山悲泪又何苦,龙山佳会又何狂。

长沙客,宁食武昌鱼。
未觉故人疏。
归舟唤醒乡关梦,宾筵容揽使君须。

高楼有独妇,白昼弹空桑。


门前谁下马,不是五楼倡。

青楼高高危九衢,朱栏画栱相倾扶。


佳人当轩玉不如,红帘翠幕深沉居。


危弦促柱鸣笙竽,哀音感耳心意舒。

风和雨、呜咽似骊歌。
芳节惜蹉跎。
高楼何况闻鸿雁,重衾生怕梦山河。

抛官去,乞得小山居。
偃仰此生馀。
何用食为十斛麦,未之学也五车书。

辟地沉冥一世豪,袖携大句压惊涛。


炊连烽燧衣痕污,云卷啼号海气高。


物外岁时犹可记,道旁骴骼待谁褒。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


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


映照须眉能玩世,支离皮骨故工愁。

烟雨里,脉脉只悲秋。
风片薄,酒波柔。
绿杨不是灵和树,白头重上采菱舟。

松拂疏窗竹映阑,素琴幽怨不成弹。


清宵霁极云离岫,紫禁风高露满盘。


晚蝶飘零惊宿雨,暮鸦淩乱报秋寒。

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


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


时节屡已移,游旅杳不还。

风吹浮云流,雨晴荷花秋。


烟容开野望,佳气绕台浮。


翠柏凉可食,闲情迥不愁。

高楼夜寂凉风发,独对南屏看月明。


万里星河光不动,百年清景慰吾生。


天空过雁闻秋信,露重垂珠滴叶鸣。

壶中春早。
剪刻工夫天自巧。
雨转风斜。

浮云散,天似碧琉璃。
月正是、上弦时。
姮娥蟾兔俱何在,广寒宫殿不应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