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品第小名当紫玉。
以水为家,生长湖光绿。
瘦损鞋尖思艳福。

密裹酥胸芳袜紧。
似剥蕉心,护叶层层尽。
花外初胎秋玉褪。

红白肌肤区作界。
各自生儿,秋露缨缨矮。
晚饭乡儒搜故债。

白似椿花开细朵。
七子攒星,小炷灯头火。
集蓼申椒无不可。

网遍临墙新雨后。
小树棚边,纂纂蛟蛇纽。
一串鱼儿提在手。

节节苍藤花数朵。
走上茅檐,恣意青黄卧。
一队娇雏抬一个。

开过紫花垂两两。
砑色汪汪,黛浅衫儿绛。
几日不来身又长。

失笑两头齐似杵。
自卖身材,郑重悬高树。
摘下横陈应怨汝。

叶叶雨声清罩水。
只欠荷花,解孕专房子。
种在王孙山下地。

几见花飞能上树,难系流光,枉费垂杨缕。
筝雁斜飞排锦柱,只伊不解将春去。


漫许心情黏地絮,容易飘扬,那不惊风雨。

斜日危阑凝伫久。
问讯花枝,可是年时旧。
浓睡朝朝如中酒,谁怜梦里人消瘦。

昼日恹恹惊夜短,片霎欢娱,那惜千金换。
燕睨莺颦春不管,敢辞弦索为君断?


隐隐轻雷闻隔岸,暮雨朝霞,咫尺迷云汉。
独对舞衣思旧伴,龙山极目烟尘满。

对酒肯教欢意尽?醉醒恹恹,无那忺春困。
锦字双行笺别恨,泪珠界破残妆粉。


轻燕受风飞远近,消息谁传,盼断乌衣信。

落蕊残阳红片片。
懊恨比隣,尽日流莺转。
似雪杨花吹又散,东风无力将春限。

谁遣春韶随水去。
醉倒芳尊,忘却朝和暮。
换尽大堤芳草路,倡条都是相思树。

谱到阳关声欲裂,亭短亭长,杨柳那堪折。
挑菜湔裙春事歇,带罗羞指同心结。


千里孤光同皓月,画角吹残,风外还呜咽。

风荡春云罗样薄。
难得轻阴,芳事休闲却。
几日啼鹃花又落,绿笺莫忘深深约。

望远愁多休纵目,步绕珍丛,看笋将成竹。
晓露暗垂珠簏簌,芳林一带如新浴。


檐外春山森碧玉,梦里骖鸾,记过清湘曲。

漫说目成心便许。
无据杨花,风里频来去。
怅望朱楼难寄语,伤春谁念司勋误。

四围山色新安路。
溪滑云深,唤起离人绪。
点点黄梅天上雨,五更湿尽相思树。

惨碧愁黄无气力,做尽秋声,砌满栏干侧。
疑是纱窗风雨人,斜阳又送栖鸦急。


不比落花多爱惜,南北东西,自有人知得。

豆蔻枝头红粟小。
半整云鬟,知是伤春了。
幸得玉楼香未杳,人间有信传青鸟。

半枕催寒更漏雨。
夜合香开,初试闲愁绪。
好梦醒时惊鹊语,纤纤又湿梧桐树。

记得童年深切齿。
八国旌旗,乱插长安市。
虎变龙腾今昔异。
叵耐灵鹊多谩语。
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
锁上金笼休共语。
月过西窗衾似水。
人在天涯,秋在虫声里。
一院湿烟飞不起。
未及春来愁已及。
春到梅花,花朵还重袭。
饥雀啄抛红粒粒。
可怜残腊无多许。
剩雪零冰,还做凄凉雨。
爇尽水沉无暖处。
烟柳成丝无甚系。
只是桥边,日日嘶征骑。
故把长条垂到地。
抹雨拖烟愁色重。
千里长途,为甚年年种。
惯把行人来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