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蒐括山林尽,诛求鸟雀悲。
力微思引避,势迫遂相夷。
误返屠羊肆,空忧漆室葵。
小谷城荒路屈蟠,石根寒碧涨秋湾。
千章秀木黄公庙,一点飞云白塔山。
好景落谁诗句里,蹇驴驼我画图间。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
煎熬何处所,炉炭孰司存。
沙暖泉长拂,霜笼水更温。
青衫两载染京尘,怀抱迂疏敢对人。
飞雁南天来札少,流莺乔木感怀新。
勋名芳远君青史,富贵缘轻我白云。
海门日出破江昏,潮入中流砥柱分。
白石不消千古雪,乱鸥忽起半沙云。
香粳红粟来吴饷,犀甲戈船到水军。
师画严子滩,不著严子庙。
神在山水间,土偶但其貌。
大海无端倪,师从何处写。
窅然空阔意,自写观海者。
黄河天上来,一线落平地。
俗手画波涛,妙手画其气。
一口吸西江,吐向剡溪纸。
坌涌不可收,一笔一千里。
庐山游不尽,况乃画庐山。
若问庐山意,庐山在此间。
灵气自卷舒,剡忽千变化。
在山作云海,落纸成斯画。
副岳临玄圃,高梧隐绛房。
几拳凝翠霭,一勺聚沧浪。
恰遇清和日,欣逢正觉场。
昔曾避地黄山曲,今在丹崖正面看。
晓翠障空迷去马,晴霞迎日见飞鸾。
九华高并芙蓉秀,五老遥连瀑布寒。
蓟门公子息斋孙,畴昔相知礼数敦。
墨竹清风天下慕,玉堂遗史后人论。
衣冠到此如君少,禾黍依然别业存。
昔闻轩辕氏,学道在兹山。
合沓群峰秀,飞鸾云际还。
丹泉温可掬,翠壁湿难扳。
长芦初问法,归去畅玄宗。
一衲空山里,孤云何处逢。
寒潭独夜月,秋雨旧房松。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千里论文惭裹粮,二僮一马出相望。
未缘竟日留佳客,犹带春星问草堂。
鸟雀荒庭无洒扫,龙蛇素壁有篇章。
亦是吾家峰,神物不可谱。
顶髻在心眸,一一屈指数。
园庐春欲至,岁事此伊始。
采芳入曾云,散发不及理。
蚕眠桑柘繁,土膏农务起。
蓝田有嘉植,种玉世莫比。
灵气纷璀璨,熠熠寰区里。
玞碧奴视之,琳琅乃支子。
黄山奠南服,
黄山如岱岳,萝山若梁甫。
曾颠遏行云,屼屼自太古。
咸池荡初景,昧旦河已曙。
紫翠林中便赤足,白龙潭上看青山。
药炉丹井知何处,三十六峰烟月寒。
何年白日骑鸾鹤,踏碎天都峰上云。
欲起轩辕问九鼎,道衣重侍玉虚君。
地灵通十洞,山邃宅诸仙。
怪似龙逢霹,高疑剑倚天。
岩端锁丹灶,石罅逗温泉。
叠巘障南国,攒峰顶半空。
朝昏长见日,晴晦预知风。
树蘖千年在,岚光四面通。
地灵山秀景清虚,健羡游人兴有馀。
黄叶尽时分叠嶂,白云深处见精庐。
去同灵运低前屐,回与浮丘揽右裾。
秋色满城楼,秋风古渡头。
此时一挥手,孤月在扁舟。
草折黄花老,天空白露稠。
世间奇境乃有此,云海涛头一峰峙。
高削千仞中忽分,隔断尘迹三万里。
奥府天开清净门,危桥支石惊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