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孔令离筵酌酒歌,风尘犹傍战场过。


雁声颇共乡心远,春色偏于客路多。


芒砀东来开钜鹿,昆仑西坼注黄河。

津头小吏候旌干,河激高歌举棹欢。


天转浮云酸枣决,涛翻斜日具茨寒。


万行归雁风前过,一片征帆树里看。

风埃如雾满川黄,马上朝来识太行。


水泻浊河桥甚壮,沙连远塞路何长。


皇华复讲衣裳会,京阙今为毡罽乡。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乾坤覆载何茫茫,达人观之如室堂。


黄河水滨多白骨,知是阿谁因甚殁。


悲风悲雨震寥廓,杳杳孤魂何处泊。

笑入天仙境界奇,紫枝瑶草半离披。


禅床静听功夫杂,丹灶抽添火候移。


风软柳梢莺啭滑,月明松顶鹤归迟。

金盘堆起凉天碧。
抚澄鲜、夜眠难得。
百顷黄芦,千条浊浪,人在柁楼吹笛。

漫说乘槎犯斗牛,几人击楫向中流?


鱼龙秋夜沧波冷,风雨中原王气收。


一自汉皇沉璧马,几回明月照沙头?


安澜谁使淮黄合?


去入沧溟到十洲。

流浪沧浪二十年,三江五湖一钓船。
江神海若谙忠信,此身常在蛟龙渊。


欲渡黄河滨,小儿语相玩。

昔我初为入秦客,残雪埋关闭长陌。


黄河二月冻初销,万里凌澌流剑戟。


西风细卷浪花催,日射寒光明瑟瑟。

河流汩汩如泾水,浊浪崩腾疾驰驶。


一石中胶数斗泥,舟客居民皆饮此。


黄河不复行故道,下注清淮通海涘。

长淮绿如苔,飞下桐柏山。


黄河忽西来,乱泻长淮间。


冯夷鼓狂浪,峥嵘雪崖堕。

河伯应窥豹管斑,放船秋水不生澜。


洋洋得济非无命,题满新诗赵魏间。

黄河天下险,万古亘乾坤。


不睹灵涛壮,安知禹力尊。


水雷无定响,江海欲全吞。

四载收功故道循,滔滔千古势无垠。
流知江海涵容大,静觉乾坤覆焘均。
未必昆仑独倾注,祇安河汉共濆沦。
朝为川,暮成堤,发源远自昆仑西。
浊流扬波声惨悽,走沙埋船命斯须。
下有神龙护明珠,阴火夜映青玻瓈。
渺渺洪流泛使航,萧萧寒日淡无光。
平沙依约云横渡,短楫飘摇风满裳。
水底鱼龙时啸舞,望中鸢鸟没苍茫。
河上东风吹客袍,中流浊浪拍天高。
平生不识风波态,今日方知涉险劳。
清旦绝大河,拍堤滚黄沙。
巨舟忽摇簸,心悸眼亦花。
咨予岂轻生,将身试鱼虾。

尘海东南下,云山西北高。

黄流荡中潏,万里费波涛。

万里奔流势转雄,风雷曾见舞鱼龙。
西来派出昆仑远,东去波连弱水通。
砥柱龙门神禹迹,宣房瓠子武皇功。
章亥不到天墟遥,昆仑一窦通重霄。
汉津初奔坤轴坼,冯夷沃焦纷来朝。
雍州积石河之首,龙门下泻随神飙。
碧海心长,稠桑影短,回思梦境无端。
一语难申,惟余脉脉相看。
玉箫猜拟重逢约,赚韦郎、到老凄然。
待济长河古驿旁,舆夫报我是重阳。
人争野渡秋烟冷,目极平沙岸草荒。
小市漫沽村酒薄,颓垣也有菊花香。
泛舟溯长河,河急月色明。
南风导飞帆,岸阔波涛平。
近林鸟雀栖,远岫烟霞生。
中土多形胜,山川独厚深。
太行横地脊,河水贯天心。
春雨田畴坟,晴云野路阴。
温温河水似汤泉,送我南归意万千。

黄河再见千年瑞,倒影沿堤柳尽青。

日射顿澄千里色,夜看全贮一天星。

曾于世庙徵龙跃,更喜今王协地灵。

疲马日投北,间关意若何。
星霜催短鬓,风雨渡长河。
远道逢人少,归心入梦多。
豪情侠气两无俦,忽堕元龙百尺楼。
黄阁青山归路杳,惊沙急浪一棺愁。
半生长物惟诗卷,何处栖魂不首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