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将大任未容闲,清峭依然御史颜。


谢客能吟练江句,谪仙不厌敬亭山。


双溪风月壶觞里,叠嶂烟霞几案间。

莫莫休休只欲闲,贵池误照野人颜。


好诗如见元枢面,佳境仍逢相国山。


谈笑从容禅榻畔,翠微仿佛梦魂间。

城南风物似西湖,万里归舟入画图。


光洁贮怀便弄水,翠微照眼称提壶。


浦无时节秋尤好,池有精神贵可呼。

半生作梦身初到,此日游山兴可知。


小盖曲穿杨柳岸,平舆斜掠槿花篱。


层轩俯瞰人寰狭,阴洞幽寻古路危。

徐卿结屋齐山阴,邀我为作齐山吟。


浙江以东古瓯越,诸郡环境山嵚崟。


三衢峰峦甚巍丽,旁走石麓犹千寻。

诗尘谁复数齐梁,小杜文章楚大邦。


曾为黄花酬九日,至今陈迹擅三江。


新亭高下依乔木,远岫参差进曲窗。

吾爱传季圭,为事求端倪。


群愚亦智诈,不辨袪厥迷。


感深卖针媪,腼以食豆鸡。

城阙秋风木叶飞,西山落日翠烟微。


园亭到处花自好,鸿雁来时客未归。


短发有情怜破帽,长绳无计挽斜晖。

转轿南堤大阻长,不如乘兴泛轻航。
园林荫翳清如簟,禽鸟将迎语有簧。
溪是明河天上去,山疑方丈石中藏。
路出南堤思洒然,乌藤点点破苔圆。
山腰仄塞元无路,洞底虚无别有天。
六月清风醒客醉,千丛怪石伴僧禅。
临岐跋马向齐山,苒苒烟萝试一攀。
怪石何年居物表,白云终日伴僧闲。
气吞城郭纷嚣外,势接江湖浩荡间。
联镳出郭疾于飞,好景留人倦式微。
尽日山行惟所适,夕阳堤上咏而归。
摩挲苔壁嗟前事,徙倚岩亭惜寸晖。
爱渠风伯送行舟,莫作齐山一日留。
直向峡江千里去,搀天绝壁快吟眸。
齐山山下泊扁舟,尚想三生杜牧游。
南雁唤回千载梦,西风扫碎一江秋。
黄花落落如相逼,嘉节匆匆也合酬。
一望云烟兴欲飞,晴光聊复步熹微。
几年想像空怀古,今日登临自送归。
寒菊有花宜靖节,澄江如练忆玄晖。
龛岩宜号秘密藏,翠微应呼清净身。
欲凭妙句发佳境,安得挥毫我辈人。
山深云气多,拨云寻径入。
但觉襟袖寒,不知浓翠湿。
风急山深叶乍飞,行云皛皛日光微。
台高正合逢秋上,道近还判向晚归。
北极星辰真旷瞩,南湖山水各清晖。
曾随嘉客在层峦,秋色阴晴一望间。
洞外暂乘云缥缈,林端时露水湾环。
维舟暇日来寻胜,经世高才却爱闲。
竹密通幽境,横桥逐涧斜。
阴崖耸圭壁,古蔓引龙蛇。
寺僻虚僧磬,亭荒足兔罝。
西江水过南山来,青莎白砂一半摧。
夜来雨猛山谷溢,平昔夷余安在哉。
拿舟欲过白石烂,江风激激无纤埃。
山腰嵌岩山顶平,此下直眺池阳城。
城中欢戚自流转,不似山石都无情。
朝云未散白笴陂,落日已过铜陵西。
不向人间生皓发,直寻仙客上青溪。
杜子风情春水波,至今诗句使人夸。
不知朽骨犹存否,山上年年黄菊花。
泉石吾膏肓,佳处每忘返。
携壶上翠微,一雨秋政晚。
千岩如献状,秀色叠层巘。
东南真赏有齐山,路隔江湖到者难。
绝笔扫成千仞翠,数峰高挂一堂寒。
林僧旧居云泉侣,刺史今为侍从官。
饮散齐山晚,夕阳秋浦红。
不须鞭五马,十里听松风。
出郭行五里,落日众山赤。
中环翠凝峦,秀色起千尺。
风流杜牧守,壮语镌妙画。
亭倚高山山与齐,寄身天地此攀跻。
云边野树迷晴色,夜半天鸡促晓啼。
舍矢犹馀当午兴,挥毫急记下车题。
江城霜叶正纷飞,拉友登临上翠微。
岫列马前青未了,人从花下醉忘归。
间云野鹤留仙洞,孤鹜残霞送夕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