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shì zhì chéng jì èr shǒu qí yī。
示志诚偈二首其一。
huì néng。
慧能。
shēng lái zuò bù wò,
生来坐不卧,
sǐ qù wò bù zuò。
死去卧不坐。
yī jù chòu gú tou,
一具臭骨头,
hé wéi lì gōng guò。
何为立功过。
以上为示志诚偈二首其一的拼音版。
慧能 · 唐代 · 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馀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馀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看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①。
祖一日忽见慧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慧能 · 唐代 · 诗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陆游 · 宋代 · 诗
癸亥辞修门,拜赐散人号。一出非本心,欢喜归祭灶。故乡多名山,幸得遂所好。
张孝祥 · 宋代 · 词
北窗凉透,南窗月上,浴罢满怀风露。不知何处有花来,但怪底、清香无数。炎州珍产,吴儿未识,天与幽芳独步。
司马光 · 宋代 · 诗
东郡堤繇苦,向来烟火疏。提封百里远,生齿万家馀。贤守车才下,疲人意已纾。
张元干 · 宋代 · 词
寒食近,踏青时。画堂西。可是春来偏倦绣,乍生儿。
李时珍 · 明代 · 文
气味甘、温、无毒。主治生肌止血,定痛补虚,续筋接骨。
尤袤 · 宋代 · 诗
十年江国水如淫,怕见三秋雨作霖。可念田家妨卒岁,须烦风伯荡层阴。禾头昨夜忧生耳,木德何时却守心。
黄庚 · 宋代 · 诗
伍相祠前云气昏,奔吴心事与谁论。怒涛夜半翻江月,疑是忠臣一片魂。
胡应麟 · 明代 · 诗
潦倒青毡气未除,莫将流泪洒长裾。聊堪剩取双眸在,老向西河学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