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
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
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
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
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
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
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
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
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xiū xíng sòng。
修行颂。
huì néng。
慧能。
shuō tōng jí xīn tōng,
说通及心通,
rú rì chù xū kōng。
如日处虚空。
wéi chuán dùn jiào fǎ,
惟传顿教法,
chū shì pò xié zōng。
出世破邪宗。
jiào jí wú dùn jiàn,
教即无顿渐,
mí wù yǒu chí jí。
迷悟有迟疾。
ruò xué dùn jiào fǎ,
若学顿教法,
yú rén bù kě xī。
愚人不可悉。
shuō jí xū wàn bān,
说即须万般,
hé lí hái guī yī。
合离还归一。
fán nǎo àn zhái zhōng,
烦恼暗宅中,
cháng xū shēng huì rì。
常须生惠日。
xié lái yīn fán nǎo,
邪来因烦恼,
zhèng lái fán nǎo chú。
正来烦恼除。
xié zhèng xī bù yòng,
邪正悉不用,
qīng jìng zhì wú yú。
清净至无馀。
pú tí běn qīng jìng,
菩提本清净,
qǐ xīn jí shì wàng。
起心即是妄。
jìng xìng zài wàng zhōng,
净性在妄中,
dàn zhèng chú sān zhàng。
但正除三障。
shì jiān ruò xiū dào,
世间若修道,
yī qiè jǐn bù fáng。
一切尽不妨。
cháng jiàn zì jǐ guò,
常见自己过,
yǔ dào jí xiāng dāng。
与道即相当。
sè lèi zì yǒu dào,
色类自有道,
lí dào bié mì dào。
离道别觅道。
mì dào bú jiàn dào,
觅道不见道,
dào tóu hái zì nǎo。
到头还自恼。
ruò yù jiàn zhēn dào,
若欲见真道,
xíng zhèng jí shì dào。
行正即是道。
zì ruò wú zhèng xīn,
自若无正心,
àn xíng bú jiàn dào。
暗行不见道。
ruò zhēn xiū dào rén,
若真修道人,
bú jiàn shì jiān guò。
不见世间过。
ruò jiàn shì jiān fēi,
若见世间非,
zì fēi què shì zuǒ。
自非却是左。
tā fēi wǒ wú zuì,
他非我无罪,
wǒ fēi zì yǒu zuì。
我非自有罪。
dàn zì qù fēi xīn,
但自去非心,
dǎ pò fán nǎo suì。
打破烦恼碎。
ruò yù huà yú rén,
若欲化愚人,
shì xū yǒu fāng biàn。
是须有方便。
wù lìng bǐ yǒu yí,
勿令彼有疑,
jí yǒu pú tí xiàn。
即有菩提现。
fǎ yuán zài shì jiān,
法元在世间,
yú shì chū shì jiān。
于世出世间。
wù lí shì jiān shàng,
勿离世间上,
wài qiú chū shì jiān。
外求出世间。
xié jiàn shì shì jiān,
邪见是世间,
zhèng jiàn chū shì jiān。
正见出世间。
xié zhèng xī dǎ què,
邪正悉打却,
pú tí xìng wǎn rán。
菩提性宛然。
cǐ dàn shì dùn jiào,
此但是顿教,
yì míng wéi dà chéng。
亦名为大乘。
mí lái jīng lèi jié,
迷来经累劫,
wù zé chà nà jiān。
悟则刹那间。
以上为【修行颂】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慧能 · 唐代 · 文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请迎,愿师慈念,速赴上京。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馀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慧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
慧能 · 唐代 · 诗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镜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杜牧 · 唐代 · 诗
阙下经年别,人间两地情。
坛场新汉将,烟月古隋城。
雁去梁山远,云高楚岫明。
张耒 · 宋代 · 诗
春晏岩谷秀,乔木环我居。
引此西涧泉,漍漍漱我除。
危桥跨方池,修竹万有馀。
屈大均 · 明代 · 诗
开元高相业,崛起曲江间。
报国多金鉴,倾城一玉环。
文章元帅在,风度盛唐闲。
李觏 · 宋代 · 诗
才出尘来尚未知,渐攀藤竹渐临危。
伏流似是龙藏处,古树应无春到时。
谁把石崖齐刬削,直教云气当帘帷。
王恽 · 元代 · 诗
四山遮尽外来风,山崦人家不觉冬。
独立苍崖重回首,山形浑似入居庸。
刘敞 · 宋代 · 诗
南极微阳中夜新,碧池风物晓来春。
鼓鼙似动鱼龙伏,旌旆不惊鸥鹭驯。
东阁于今待贤士,西曹不意吐车茵。
蔡襄 · 宋代 · 诗
有客高怀脱世尘,碧湾晴槛乐游频。
无心自合波中月,照影谁分鉴内人。
莎砌乱蛙争噪雨,杏梁双燕欲留春。
陈普 · 元代 · 诗
名分存存不敢忘,衾裯来往几星光。尊卑高下虽天秩,小纪终须属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