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欧阳氏身姿纤细如柳腰轻旋,小梅急促地击拍伴奏,大梅则高声歌唱。舞罢时,片片梨花如雪般飘落,然而面对如此美好的当涂风物,又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以上为【答子勉三首其三】的翻译。
注释
1. 答子勉三首:这是苏轼写给友人张耒(字子勉)的组诗,共三首,此为其三。
2. 欧倩:指姓欧的美人,“倩”为古代对女子的美称,此处或特指善舞者。
3. 腰支柳一涡:形容女子腰肢柔软如柳条随风旋转成涡状,极言其舞姿婀娜。
4. 小梅催拍:小梅可能是人名或乐工代称,“催拍”指加快节拍,多用于舞蹈伴奏。
5. 大梅歌:大梅亦为人名,或为歌手,与“小梅”相对,一奏一唱,相映成趣。
6. 舞馀片片梨花落:舞罢之时,花瓣纷纷飘落,既写实景,又以梨花喻舞姿之轻盈洁白。
7. 争奈:怎奈、无奈之意,表达面对美景的复杂情绪。
8. 当涂:地名,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唐代以来为江南文化重镇,此处泛指江南美好风光。
9. 风物:风景和物产,引申为地方风貌与人文景观。
10. 此诗未见于《苏轼诗集》通行本中,部分学者疑其为后人托名之作,或版本异文所致,尚无定论。
以上为【答子勉三首其三】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答子勉三首》中的第三首,以轻盈婉转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歌舞与自然交融的画面。诗人通过“欧倩”“小梅”“大梅”等人物形象,勾勒出一场富有江南风情的艺术表演。末句“争奈当涂风物何”流露出对眼前美景与人文之盛的赞叹,亦暗含人生易逝、美景难留的淡淡惆怅。全诗语言清丽,意象优美,体现了苏轼在抒情写景上的高超技艺。
以上为【答子勉三首其三】的评析。
赏析
本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场融合音乐、舞蹈与自然之美的场景。首句“欧倩腰支柳一涡”运用比喻,将舞者柔美的身姿比作春风中摇曳生姿的柳条,一个“涡”字生动表现出旋转起舞时的动态美感。次句“小梅催拍大梅歌”,通过“催拍”与“歌”的呼应,展现出表演节奏的紧凑与艺术配合的默契。第三句“舞馀片片梨花落”由人转向景,舞罢花落,似是舞者姿态化为自然之景,意境空灵唯美。结句“争奈当涂风物何”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面对如此动人的人文与自然胜景,诗人唯有感叹,难以尽述其美,透露出一种深切的审美感动与人生感怀。整体风格清新婉约,不同于苏轼常见的豪放气象,显示出其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以上为【答子勉三首其三】的赏析。
辑评
1. 目前尚未见宋代至清代重要诗评家对此诗有明确记载或评论。
2. 清代《宋诗钞》《东坡诗集注》等主要苏轼诗歌汇编中均未收录此诗。
3. 近现代权威版本如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亦未见此诗录入。
4. 因此,该诗的真实性存疑,可能为后人伪托或误归于苏轼名下。
5. 在历代苏轼研究文献中,无任何辑录或评价此诗的文字记录。
以上为【答子勉三首其三】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