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寒冬的雀鸟挤满了稀疏的篱笆,争相栖在带寒意的枝条上,凝望着梅花如玉般的花蕊。忽然看见有客人坐在花下,惊得飞起,扑腾中踏散了花瓣,纷纷扬扬落入酒杯之中。宾主纵情豪饮又即兴赋诗,座中宾客没有毡垫也浑然不觉寒冷与不适。待到花谢酒尽,春天已悄然过去,梅树上果实累累,垂挂枝头,尝一口,已有微微的酸味泛出。
以上为【南乡子 · 《梅花词》和杨元素】的翻译。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金奁集》入「黄钟宫」。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两平韵,三仄韵,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此词牌即以欧阳炯《南乡子》为正体。冯正中、李德润俱本此添字。双调者始自南唐冯正中词。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阕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者。其定格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玉蕤(ruí):傅子立注:「梅花缀树,葳(wēi)蕤如玉。戎昱诗:『一树梅花白玉条。』」刘尚荣按:「戎昱《早梅》诗,『梅花』原作『寒梅』。」
「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句:傅子立注:「皇甫冉诗:『繁蕊风惊散,轻红鸟蹋翻。』」刘尚荣按:「《全唐诗》皇甫冉卷内无此诗。句见《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八》《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八》王华卿《金谷园花发怀古》诗》,『蹋』原作『乍』。」
痛饮又能诗:傅子立注引:「《世说》:『王孝伯云:「名士不必须奇才,但常得无事,痛饮,读《离骚》,可称名士。」』」刘尚荣按:「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原文『但』下有『使』,『饮』下有『酒』,『读』上有『熟』,『可』上有『便』。」
无毡:傅子立注引唐·杜少陵《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诗:「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刘尚荣按:「『四十』一作『三十』。」
花谢: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花尽」。
1. 南乡子: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一仄韵。
2. 梅花词:以梅花为题材的词作。
3. 和杨元素:指此词是唱和杨绘(字元素)之作。杨元素时任杭州知州,与苏轼多有诗词往来。
4. 疏篱:稀疏的篱笆,点明环境清幽。
5. 寒柯:带寒意的树枝,此处指梅枝。
6. 玉蕤(ruí):白色的花蕊,比喻梅花洁白如玉。蕤,花下垂貌,亦指花蕊。
7. 蹋散芳英:踩踏或拍翅使花瓣散落。“蹋”同“踏”。芳英,芳香的花瓣。
8. 酒巵(zhī):酒杯。巵,古代盛酒器皿。
9. 酒阑:酒宴将尽。
10. 离离:果实繁茂、接连成串的样子。
以上为【南乡子 · 《梅花词》和杨元素】的注释。
评析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写于苏东坡轼任杭州通判的第四年即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初春,是作者与时任杭州知州的杨元素相唱和的作品。词中通过咏梅、赏梅来记录词人与杨氏共事期间的一段美好生活和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上阕写寒雀喧枝,以热闹的气氛来渲染早梅所显示的姿态、风韵。岁暮风寒,百花尚无消息,衹有梅花缀树,葳蕤如玉。在冰雪中熬了一冬的寒雀,值此梅花盛开之际,既知大地即将回春,自有无限喜悦之意。开头两句「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生动地描绘了寒雀对于物候变化的敏感。它们翔集在梅花周围,瞅准空档,便争相飞上枝头,好象要细细观赏花朵似的。寒梅着花,原是冷寂的,故前人咏梅,总喜欢赋予梅花一种孤独冷艳的性格,本词则不然。
作者先从向往春天气息的寒雀写起,由欢蹦乱飞的寒雀引出梅花,有了鸟语花香的意味,而梅花的性格也随之显得热乎起来。顾驼菴先生自云早年极喜杨诚斋的绝句:「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晩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但读了东坡此词以後,看法有了变化。他说:「持以与此《南乡子》开端二语相比,苦水(驼菴笔名)不嫌他杨诗无神,却衹嫌他杨诗无品。」「『满』字、『看』字,颊上三毫,一何其清幽髙寒,一何其湛妙圆寂耶?」「一首《南乡子》,髙处、妙处,衹此开端二语。」(《顾随文集·东坡词说》)驼菴深赏极爱开端二语,自是不差,而从「满」、「看」两字悟出「淸幽髙寒」及「圆寂」之说,似有未谛。「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巵」,进一步从寒雀、早梅逗引出赏梅之人,而逗引的妙趣也不可轻轻放过。客来花下,寒雀自当惊飞,此原无足怪,妙在雀亦多情,迷花恋枝,不忍离去,竟至客来花下,尚未觉察,直至客人坐定酌酒,方始觉之,而惊飞之际,纔不愼踏散芳英,则雀之爱花、迷花、惜花已尽此三句之中,故花之美艳绝伦及客之为花所陶醉俱不待繁言而明。再说,散落之芳英,不偏不倚,恰恰落在酒杯之中,由此赏梅之人平添无穷雅兴,是则雀亦颇可人意。可见雀之于梅,在此词中实有相得益彰之妙。
下阕写髙人雅士在梅园举行的文酒之宴,借以衬托出梅花的风流髙格。「痛饮又能诗」的主语是风流太守杨元素及其宾客僚佐。杨元素才调不凡,门下自无俗客。诗、酒二事,此中人原是人人来得,不过这次有梅花助兴,饮兴、诗情便不同于往常。「痛饮」即开怀畅饮。俗语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髙人雅士喜以梅花为知己,「痛饮」固当,「能诗」极易误会是能够写诗。其实,「能」字与「痛」字对举成文,乃逞能之意。「能诗」又不限于其字面意义为善于写诗,这里暗用刘禹锡寄白居易诗句「苏州刺史例能诗」(时白任苏州刺史),以称美杨元素的文采风流。
作者又有《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词云:「钱塘风景古今奇,太守例能诗」,也是此意。「坐客无毡醉不知」,又用杜少陵《赠郑虔诗》「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语。「醉不知」的主语是宴会的主人杨元素。坐客无毡则寒,如今饮兴正酣,故不复知。此句意不在写坐客之寒,而是写主人之醉。主人既醉,则宾客之醉亦可见。观主客的髙情逸致,梅花的髙格也不难想知了。「花谢酒阑春到也」,非指一次宴集时间如许之长,而是指自梅花开後,此等聚会,殆无虚日。歇拍二韵,「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重新归结到梅,但寒柯玉蕤,已为满枝青梅所取代。咏梅花而兼及梅子,又不直说梅子而说「一点微酸」,诉之味觉形象,更为清新可人。下阕从髙人雅士为之留连忘返、逸兴遄飞,托写出梅的姿态、神韵。
此词既不句句粘住在梅花上,也未尝有一笔不写梅花,可谓不即不离,妙合无垠。词中未正面描写梅花的姿态、神韵与品格,而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办法来加以表现,显示了词人髙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这首《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是苏轼在任杭州通判期间所作,为酬和友人杨元素而写。全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描绘冬末春初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和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词中既有生动的景物描写,又有真挚的情感流露,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上片写寒雀、梅花、宾客、落花入酒,画面灵动;下片转入饮酒赋诗、春去果生,由盛转衰又见新生,暗含生命循环之理。结尾“一点微酸已着枝”尤为精妙,以味觉收束全篇,余韵悠长,既写实又寓情,体现了苏轼“于寻常处见奇趣”的艺术功力。
以上为【南乡子 · 《梅花词》和杨元素】的评析。
赏析
本词结构精巧,情景交融。上片以“寒雀满疏篱”开篇,勾勒出一幅冬日静谧中蕴含生机的画面。寒雀争看玉蕊,拟人手法赋予小鸟以审美意识,反衬梅花之美。而“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一句转折自然,动态顿生,雀群惊飞导致“蹋散芳英落酒巵”,不仅画面感极强,更将自然之景与人事活动巧妙结合,落花入酒,诗意盎然,颇具浪漫色彩。
下片由景入情,“痛饮又能诗”展现文人雅集之乐,苏轼素以豪饮善诗著称,此句正是其自我写照。“坐客无毡醉不知”写出宾主尽欢、忘却寒苦的畅快心境。最后三句笔锋一转,从热闹归于沉静:“花谢酒阑春到也”,表面写春尽花落,实则暗含时光流转、盛衰有时之叹。“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以梅子初结之“微酸”作结,既是实景描写,又象征人生新阶段的开启——由绚烂归于平淡,由花开转向结果,寓意深远。全词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苏轼词“清雄旷逸”的风格特征。
以上为【南乡子 · 《梅花词》和杨元素】的赏析。
辑评
1. 《历代诗余》引《冷斋夜话》:“东坡在杭州,与杨元素唱酬甚多,此词清丽有思致,非徒以豪放称也。”
2.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一点微酸已着枝’,妙在不说破,而意味自远。此等语非胸中有丘壑者不能道。”
3.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咏物之词,贵有寄托。东坡‘微酸’句,不言愁而愁思自见,盖借物候以写心绪也。”
4.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语浅而意深,在有意无意之间,此境最不易到。”
5.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按语:“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春,时公在杭倅任。杨元素罢守杭,公作此送之。‘微酸’云者,或寓仕途甘苦之感,耐人寻味。”
以上为【南乡子 · 《梅花词》和杨元素】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