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轻轻笑着捻动红梅,发髻上的翠翘微微下垂,风姿绰约如扬州十里春色中最妩媚动人的女子。昨夜在华美的宴席上曾亲眼见到她,那一举一动凝聚着灵动娇艳的神韵,滴滴皆是风情。她眼波流转含情,舞姿轻盈曼妙,连当年的刘郎见了也会几度心魂为之倾倒。待到明日酒醒之后,又将身在何方?那时只能在云雾缭绕的天际,断肠聆听那凄美动人的《紫玉箫》曲了。
以上为【鹧鸪天 · 陈公密出侍儿素姐,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为赋此词】的翻译。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调名取自唐人郑宾光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诗句。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赵德麟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方回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涧泉词有「只唱鹂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蒲江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唐、五代词中无此调,始词一说为夏英公所作,一说为宋代宋景文之作。《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多用以叙事、写景、祝颂、感怀、言志。晏小山十九首,名篇颇多,均写花间尊前情事;宋人无名氏《春闺》阕,甚为婉美;黄山谷《续玄真子渔父词》抒写江湖之趣;辛稼轩作豪气词《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刘后村以作词论《戏题周登乐府》;贺方回作《悼亡词》;朱希真作《感怀词》感靖康之难后於江南重见北宋 汴京名妓李师师事。此调用平韵,为换头曲,以七字句为主。但前阕第二、四句,后阕第三句均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式,并有两个三字句,因此与七言律诗之音响格律绝不相同,而有流畅、响亮、谐美之艺术效应。前阕三、四句以对偶为工。故调多七言句,切勿以诗法入词,宜流动婉美,善于以意象表现。
题注:傅子立注:「公自序云:『陈公密出侍儿素姐 明 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素娘」,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为(明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为」上有「因」字)赋此词。』」
陈公密:龙榆生笺:「未详。」
红梅:茅维《苏集》本、毛本作「红牙」。
翠翘:龙榆生笺:「宋玉《招魂》:『砥(dǐ)室翠翘,絓(guà)曲琼些。』注:『翠,鸟名。翘,羽也。言内卧之室,以砥石为壁,平而滑泽,以翠鸟之羽雕饰玉钩,以悬衣物也。』」
扬州十里:傅子立注:「杜牧之诗:『春风十里扬州路,捲上珠簾总不如。』」刘尚荣按:「句出《赠别二首(其一)》,见唐韦縠《才调集·卷四》,『路』原作『郭』;又见宋洪容斋编《万首唐人绝句·卷二十五》,『路』原作『过』。别见《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三》。」
妖娆: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作「妖饶」。
娇后眼:傅子立注:「东坡书此词,至『娇』字下误笔再点,因续作下语。」
刘郎:龙榆生笺引唐·李楚望 《张郎中宅戏赠二首》诗:「一声歌罢刘郎醉,脱取明金压绣鞋。」
1. 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2. 陈公密:生平不详,当为苏轼友人。
3. 侍儿素姐:陈公密的侍妾或家伎,名素姐。
4. 《紫玉箫》:乐曲名,可能为当时流行曲调,亦或泛指哀婉动人的箫曲,此处借指离愁别绪。
5. 笑撚红梅:撚(niǎn),同“捻”,用手搓转;红梅,或为手中所持梅花,或为装饰。
6. 亸翠翘:亸(duǒ),下垂;翠翘,古代女子头饰,以翠鸟羽毛制成,形似翘翅。
7. 扬州十里: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形容美人风姿冠绝一时。
8. 绮席:华美的宴席。
9. 撮得精神:捕捉到神韵;撮,聚集、提取。
10. 刘郎:指汉代刘晨,传说中入天台山遇仙女的男子,后常用来代指多情男子或观美色而心动者。
以上为【鹧鸪天 · 陈公密出侍儿素姐,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为赋此词】的注释。
评析
此词为苏轼应酬之作,题中“陈公密”为友人,“素姐”为其侍儿,于宴席间歌《紫玉箫》劝酒,苏轼饮尽后赋此词以记其事。全词以艳笔写美人,却不流于轻佻,既描摹了素姐的容貌、神态与舞姿,又融入自身感慨,由实入虚,由欢宴转入别后的怅惘,体现了苏轼“旷达中见深情”的艺术风格。词中化用前人典故自然贴切,意境空灵悠远,结尾以《紫玉箫》点题,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以上为【鹧鸪天 · 陈公密出侍儿素姐,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为赋此词】的评析。
赏析
此词起笔写女子笑捻红梅、翠翘低垂之态,以视觉形象开篇,营造出春意盎然、美人如画的氛围。“扬州十里最妖饶”一句,借用杜牧诗意,极言其美艳绝伦,非寻常可比。接着转入昨夜宴席亲见的情景,“亲曾见”三字增强真实感,“撮得精神滴滴娇”尤为精妙——“滴滴娇”既状其娇媚之态细致入微,又暗含情感流动之意,仿佛每一瞬间都凝聚着动人神采。
下片由外貌转向动态描写,“娇后眼,舞时腰”六字勾勒出眼神含情、身姿婀娜的舞女形象,极具画面感。继而以“刘郎几度欲魂消”作夸张渲染,借刘晨遇仙之典,突出其魅力之不可抗拒。结拍陡转,从眼前的欢愉跳至未来的孤寂:“明朝酒醒知何处”,语带苍凉,预示盛宴必散、良辰难再。末句“肠断云间《紫玉箫》”,将听觉意象与空间距离结合,“云间”既指音乐高远缥缈,也暗示人已远去,唯余余音萦绕,令人断肠。全词由喜入悲,情绪层层递进,收束于无限怅惘,深得词家蕴藉之致。
以上为【鹧鸪天 · 陈公密出侍儿素姐,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为赋此词】的赏析。
辑评
1. 《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编):“此词明艳中见清空,虽涉艳情而不失格调,东坡酬赠之作,往往如此。”
2. 《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上片写美人风姿,下片抒醉后情思,结语悠远,寄托遥深。‘肠断云间’一句,将音乐、离情、时空融为一体,意境高远。”
3. 《苏轼词集》(王水照、崔铭著):“此词为即席应酬之作,然情致宛转,不落俗套。‘撮得精神滴滴娇’句,观察细腻,语言鲜活,足见东坡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4. 《历代词话》引清代许昂霄《词综偶评》:“‘刘郎几度欲魂消’,用典不隔,情与景会。结处跌宕生姿,有不尽之意。”
以上为【鹧鸪天 · 陈公密出侍儿素姐,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为赋此词】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