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夏历正月标定吉日朔旦,尧帝历法记载岁首元辰。
举起柏叶浸制的清酒,陈献椒花谱写的华章。
美好年景随节律更盛,皇恩泽惠与时节均平。
共怀华封三祝的美意,升平盛世福泽亿万民。
以上为【奉和圣制元日其一】的翻译。
注释
1. 夏正:夏历正月,即元旦
2. 尧历:传说尧帝制定的历法
3. 柏叶:柏树叶浸制的酒,元日习俗
4. 椒花:椒花颂,晋代刘臻妻陈氏元日献颂典故
5. 华封意:《庄子·天地》载华封人祝尧帝多福多寿多男子
以上为【奉和圣制元日其一】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典重工丽的语言构建元旦朝贺的礼仪空间,通过"夏正"与"尧历"的时间溯源、"柏叶"与"椒花"的节物铺陈,展现北宋初期礼乐文明的昌明气象。尾联"华封意"的典故运用,在颂圣传统中注入"亿兆民"的民本思想,体现晏殊台阁体诗歌"富贵而不俗"的审美特质。
以上为【奉和圣制元日其一】的评析。
赏析
本诗创作于天圣年间晏殊任枢密副使时期,是其奉和宋仁宗《元日》诗的和作。首联以"夏正""尧历"双重时间坐标,既确认元旦的历法合法性,又通过尧舜圣王意象赋予当代政治以历史厚度。颔联"柏叶清樽"与"椒花绮颂"的器物组合,巧妙融合物质消费与文化生产,将节庆饮食提升为礼仪展演。颈联"年芳随律"的自然规律与"皇泽与时"的政治理想形成天人感应式的对仗,既符合《礼记·月令》的哲学框架,又暗含对仁宗盛世的礼赞。尾联用《庄子》华封三祝典故而翻出新意,将原本道家寓言转化为儒家治国理想,特别是"亿兆民"的群体关注,突破传统应制诗局限,展现晏殊作为太平宰相的胸襟格局。全诗在四十字间构建起完整的礼仪时空,堪称宋代台阁体诗歌的典范之作。
以上为【奉和圣制元日其一】的赏析。
辑评
1.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元献公奉和诸作,温润丰腴,『柏叶清樽举,椒花绮颂陈』一联,尤见太平气象。"
2. 明·胡应麟《诗薮》:"晏同叔『年芳随律盛,皇泽与时均』,视沈佺期『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更觉宏阔。"
3.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庄雅不佻,是台阁正宗,末句『亿兆民』三字尤见大臣体国之意。"
4.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用典恰切,对仗精工,『共有华封意』化用《庄子》如盐着水,可见西昆余韵。"
以上为【奉和圣制元日其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