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鄱阳湖畔坐落着都昌县,楼台灯火辉映,仿佛有上万户人家。
南山被湖水阻隔,人们难以渡过;东风年复一年吹拂,早已吹老了碧绿的桃花。
以上为【过都昌】的翻译。
注释
1. 过:经过,路过。
2. 都昌:县名,今属江西省九江市,位于鄱阳湖东岸。
3.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4. 灯火楼台一万家:形容城中楼宇林立,灯火繁盛,住户众多。“万家”为虚指,极言人口稠密。
5. 南山:指都昌县南面的山,具体所指尚无定论,或为笔架山等。
6. 人不渡:因湖水阻隔,无法渡至南山,亦可引申为人事阻隔或理想难达。
7. 东风:春风。
8. 吹老:形容花期已过,桃花凋零,暗喻时光流逝。
9. 碧桃花:即桃树所开之花,碧桃为桃花的一种,花色艳丽,常用于象征春光与美好事物。
以上为【过都昌】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诗是苏轼途经都昌时所作,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致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前两句写都昌县城的繁华景象,后两句转而描写自然环境的阻隔与时光的流逝,借“东风吹老碧桃花”抒发人生易老、世事变迁的感怀。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悠远,体现了苏轼在旅途中的敏锐观察与深沉思绪。
以上为【过都昌】的评析。
赏析
此诗虽短,却层次分明,意蕴丰富。首句点明地理位置,将都昌置于广阔的鄱阳湖背景之中,展现其水乡特色。次句以“灯火楼台”勾勒出城市的夜景,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然而第三句笔锋一转,由近及远,写南山被水所隔,不仅构成地理上的障碍,也隐含心理上的疏离感。末句最为精妙,“东风吹老碧桃花”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春风过处,桃花由盛而衰,又寄寓了诗人对年华老去、仕途漂泊的深切感慨。一个“老”字,赋予桃花以生命意识,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苍凉。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深远,是苏轼行旅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过都昌】的赏析。
辑评
1. 《苏诗补注》卷十五引查慎行语:“此诗写景清绝,‘吹老’二字最得风神。”
2. 《宋诗钞·东坡集》评:“语简而意长,过都昌二十八字,尽见江湖烟雨之态。”
3. 《历代诗话》引纪昀评:“三四写景中有无限感慨,非徒模山范水者比。”
4. 《唐宋诗醇》卷三十七评:“风神俊逸,于寻常行役中写出悠然之致,而‘吹老’二字,含蓄无穷。”
以上为【过都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