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占卜好梦是个熊,吉兆是生男,释氏道君都说是神佛抱送。小儿志气横亘秋空,未满三日,气势能食牛。
洗儿钱,洗儿果,喜钱平分,宾客满座。多谢无功受赏,生儿之事如何依靠侬。
版本二:
梦见生下雄壮的熊,是吉祥的好兆头,传说佛祖、老君都曾亲自送来。这孩子气概非凡,充满秋日豪情,不满三天就已经有“食牛之气”。洗儿会上分发犀角钱、玉果等吉祥礼品,喜气洋洋,宾客共享这份好运。我多谢各位厚意,可这得子的美事,为何偏偏落在我头上?真是受之有愧啊!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过呉兴,李公择生子,三日会客。作此词戏之】的翻译。
注释
减字木兰花:《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钟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钟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只两阕并于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一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
「过吴兴,李公择生子,三日会客。作此词戏之」:元延祐本将傅注「秘阁古《笑林》云:『晋元帝生子,宴百官,赐束帛。殷羡谢曰:「臣等无功受赏。」帝曰:「此事岂容卿有功乎?」』」并入词序,并于《笑林》「岂容卿有功乎」下接「同舍每以为笑。余过吴兴,而李公择适生子,三日会客,求歌辞,乃为作此戏之。举坐皆绝倒」。
李公择:李常,字公择,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时守湖州。湖州时辖吴兴。龙榆生笺引《淮海集·尚书李公择常行状》:「神宗初,为右正言,力诋新法,落职,通判滑州。岁馀复职,知鄂州,徙知湖州。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徙知齐州。」施注《东坡诗集》:「公择知湖州,东坡以杭倅来会。」
维熊:傅子立注引《诗经·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男子之祥。」此喻李公择生子。
「释氏老君曾抱送」句:傅子立注引唐·杜少陵《徐卿二子歌》:「徐卿二子生奇绝,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尽是天上麒麟儿。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刘尚荣按:「『徐卿二子』句前应有『君不见』三字,『尽是』一作『并是』。」曾抱送,元延祐本作「亲抱送」,毛本作「会抱送」。
食牛:傅子立注引《尸子》:「虎豹之驹,虽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
「多谢无功,此事如何到得侬」句:傅子立注:「秘阁《古笑林》:『晋元帝生子,宴百官,赐束帛。殷羡谢曰:「臣等无功受赏。」帝曰:「此事岂容卿有功乎?」』《世说》亦云。」刘尚荣按:「事见《世说新语·排调》:『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又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八》:『《漫叟诗话》云:「东坡最善用事,既显而易读,又切当。若《招持服人游湖不赴》云:『却忆呼卢袁彦道,难邀骂坐灌将军。』《柳氏求字答》云:『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天然奇作。《贺人洗儿词》云:『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深愧无功,此事如何到得侬。』南唐时,宫中尝赐洗儿果,有近臣谢表云:『猥蒙宠数,深愧无功。』李主曰:『此事卿安得有功!』尤为亲切。」苕溪渔隐曰:「《世说》:『元帝生子,普赐群臣,殷羡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赍。」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二事相类,聊录于此。但「深愧无功」之语,东坡乃用南唐事也。」』」到得侬:元延祐本作「著得侬」。
1.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由《木兰花令》减字而成,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2. 过吴兴:经过今浙江湖州一带。吴兴,古郡名,治所在今湖州市。
3. 李公择:即李常,字公择,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舅父,苏轼好友。
4. 维熊佳梦:指生男之吉兆。《诗经·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男子之祥。”古人以梦见熊罴为生男孩的预兆。
5. 释氏老君曾抱送:释氏,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老君,指道教始祖老子。此句戏言佛道二教圣人都来送子,极言其贵重吉祥。
6. 壮气横秋:形容气势豪迈,充满阳刚之气。原义为“豪气凌秋”,此处形容新生儿不凡的气概。
7. 未满三朝已食牛:三朝,指婴儿出生后第三日举行的“洗儿会”。食牛,化用“乳虎食牛”之语,喻小儿将来有大志大才。一说源自“气吞山河”之意,夸张形容其气魄。
8. 犀钱玉果:洗儿会中分赠宾客的吉祥物品。犀钱,以犀角制成的钱形饰物,象征富贵;玉果,雕成水果形状的玉器,寓意多子多福。
9. 利市平分沾四坐:利市,吉利、好运之意。指将喜庆好运分享给在座宾客。
10. 多谢无功,此事如何到得侬:侬,吴地方言,意为“我”或“你”,此处指作者自己。意思是:承蒙大家贺喜,但我并无功劳,这等好事怎会轮到我呢?表面自谦,实含调侃。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过呉兴,李公择生子,三日会客。作此词戏之】的注释。
评析
词的上阕直写友人生子,表示庆贺祝颂。下阕写宴会的欢快气氛,语言诙谐风趣,尤其结末用晋元帝生儿子从臣岂能有功的笑话,用得适当得体,并富有幽默感,读来令人捧腹大笑。
这首《减字木兰花》是苏轼路过吴兴时,适逢友人李公择喜得贵子,在三日洗儿宴上所作的一首戏谑词。全词以幽默诙谐的笔调祝贺友人得子,既用典巧妙,又不失温情,展现了苏轼旷达风趣的性格。词中融合梦境、宗教传说、民俗礼仪与自嘲口吻,语言轻松而不轻浮,调侃之中饱含真挚祝福。末句“此事如何到得侬”看似推辞,实则反衬出对友人得子之喜的羡慕与感慨,耐人寻味。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过呉兴,李公择生子,三日会客。作此词戏之】的评析。
赏析
此词虽为“戏作”,却构思精巧,妙趣横生。上片以“维熊佳梦”起兴,借用《诗经》典故点明生男之喜,继而夸张地说连释迦牟尼和老子都来送子,赋予新生儿神圣色彩。“壮气横秋”一语惊人,将一个初生婴儿形容得豪气干云,极具苏轼式的浪漫主义风格。“未满三朝已食牛”更是奇想天外,化用典故而不见斧凿,表现出对婴孩未来的无限期许。
下片转入写实,描绘洗儿宴上的热闹场景。“犀钱玉果”体现宋代民间生育礼俗,“利市平分沾四坐”写出宾主尽欢的喜庆氛围。结尾两句陡转,以自嘲口吻说“多谢无功,此事如何到得侬”,看似抱怨自己无功受禄,实则暗含羡慕与调侃,令人莞尔。这种“以退为进”的表达方式,正是苏轼幽默智慧的体现。
全词语言跳跃,虚实结合,既有文化典故的厚重,又有生活气息的鲜活,充分展现了苏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艺术功力。短短四十四字,融祝颂、戏谑、哲思于一体,堪称戏词中的上乘之作。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过呉兴,李公择生子,三日会客。作此词戏之】的赏析。
辑评
清·刘融斋《艺概·词曲概》: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也。
1. 《历代诗余》引《苕溪渔隐丛话》:“东坡此词,戏而不谑,谑而有节,于庆贺中见性情,于滑稽中见学问,真风流蕴藉之笔也。”
2.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释氏老君曾抱送’,奇语;‘未满三朝已食牛’,更奇。非东坡不能道此。”
3.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苏子瞻《减字木兰花》戏李公择生子,用释老语入词,不觉其亵,反觉其雅,此才人手段。”
4. 近人俞陛云《宋词选释》:“此词以游戏出之,而寓意深远。‘多谢无功’二句,似谢实羡,语近调侃而情极真挚。”
5. 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语涉诙谐,而骨子里充满对生命延续的喜悦,亦见东坡胸襟洒落。”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过呉兴,李公择生子,三日会客。作此词戏之】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