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这三十三年以来,今天还有谁存在?算来只有王长官的高洁品格能与长江相提并论。其风骨凛然如苍桧,霜幹承受了多少苦难。听说司州古县,云溪上,有一座用竹子建造的房屋,它的窗子由松木建造。如果王先生不是为了送陈慥去长江南岸,怎么会来我所居住的黄冈县?
雨声铿锵有力。疏雨过后,风林舞被,烟云雾霭覆盖着房屋。只愿持杯邀请先生,一口气把酒喝乾。东坡居士已经老了,真好像是在梦里与你通宵达旦地开怀畅饮,对着残破的灯。歌声中断了,行人还没有起床,船鼓已经嘭嘭响起,催促行人出发了。
版本二:
三十三年过去了,如今还有谁在世呢?算来只有你和长江依旧长存。你像那苍劲的古桧,经霜历雪,坚贞卓绝,世间少有其匹。听说你在古时司州所属的县城隐居,在溪水边的竹林深处,屋舍掩映于松林之间,清幽简朴。若非送陈慥前来探望我,江南之地,你又怎肯特意经过我的居所?
一阵疏雨飘过,风吹林动,树影婆娑,如车盖云帐般翻舞。我愿持酒相邀,请君畅饮,一空酒缸。可叹我这居士与先生都已年老,此刻相对,恍如梦中,唯有残灯相伴。歌声戛然而止,旅人尚未起身,渡船的鼓声却已“逢逢”响起,催人启程。
以上为【满庭芳 ·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的翻译。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北宋新声,宋人用者甚众。清徐电发《词苑丛谈》谓调名取自唐柳河东《赠江华长老》诗「满庭芳草积」。清朱稚黄《填词名解》则谓:「《满庭芳》采唐吴子华诗『满庭芳草易黄昏。』」按:唐吴子华《废宅》诗有「满庭荒草近黄昏」句,非「芳」字也,今辨之。五代后蜀毛熙震《浣纱溪》词亦有「满庭芳草绿萋萋」句。故调名本意即咏庭院中茂盛之花草。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周美成词名《锁阳台》。葛常之词有「要看黄昏庭院,横斜映霜月朦胧」句,名《满庭霜》。晁无咎词有「堪与潇湘暮雨,图上画扁舟」句,名《潇湘夜雨》。韩涧泉词有「甘棠遗爱,留与话桐乡」句,名《话桐乡》。吴梦窗词因东坡词有「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句,名《江南好》。张野(Yě)夫词名《满庭花》。《清真集》入「中吕调」,《太平乐府》注「中吕宫」,高拭词注「中吕调」。平韵正体者,双调九十五字,上下阕各四平韵,或上阕四平韵,下阕五平韵。过变首句用韵,亦可不用韵,或可连接下面之三字句为五字句,但秦少游词作「消魂」、东坡词作「思量」、周美成词作「年年」均用韵,宜遵从之。此调多四言句、六言句与上三下四句法之七言句,用韵稀密适度,常以四四六或六七句组成句群,尤其两结为三四五句式之句群,故于音蓄顿挫中忽又流动奔放,又因平韵且过变处用短韵,使声韵颇为响亮。此调之适应范围很广,可用以抒情、议论、写景、叙事、祝颂、酬赠。仄韵者,《乐府雅词》名《转调满庭芳》,双调九十六字,上下阕各四仄韵。又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入中吕宫引子,字句格律与词牌平韵体同;又入高大石调正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异。北曲入中吕调只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平韵体上阕略异。《诗馀图谱》载本调亦名《满庭霜》。明末清初·万红友《词律》则以九十三字者为《满庭芳》,以九十五字者为《满庭霜》。实则仅后者之前后阕第七句较前者各多一字而已。一则取柳河东诗「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为词名,一则取方富山诗:「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为词名,实则同一调也。
题注:傅子立注:「公旧序云:『有王长官者,弃官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元延祐本作「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东坡外集》调名下题注:「代陈子辩别郑希道。」
苍桧:龙榆生笺引《尔雅·释木》:「桧,柏叶松身。」
司州古县:傅子立注:「按《唐·地理志》:『武德三年以黄陂(Pí)县置南司州。七年,州废。』此言『司州古县』,为黄陂也。」刘尚荣按引《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淮南道·黄州齐安郡〉》:「黄陂,武德三年以县置南司州,七年,州废。」
竹坞:傅子立注:「『坞』,村坞也,又曰小障。」刘尚荣按:「《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起坞候』章怀太子注引《字林》:『坞,小障也,一曰小城。字或作「坞」,音一古反。』」《东坡外集》原校:「坞,一作『户』。」
枞枞(chuāng chuāng):傅子立注:「『枞枞』,击声也。韩退之:『扶机导之言,曲节初枞枞。』」刘尚荣按:「此韩昌黎《病中赠张十八》诗,『机』原作『机』,注:『一作「几」。』见《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五》。《全唐诗·卷三百四十》『枞』作『摐』。」元延祐本、《东坡外集》作「摐摐(chuāng chuāng)」。按《集韵》,二字音义全同。
烟盖云幢:傅子立注:「韩退之:『青幢紫盖立重重,细雨浮空作綵笼。』」刘尚荣按:「韩昌黎《楸树》诗『重』原作『童』,『空』原作『烟』,见《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九》。别见《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三》。」龙榆生笺:「《说文》:『幢,旌旗之属。』《释名》:『幢,童也,其貌童童也。』」
空缸:傅子立注:「『缸』,罂属。韩退之:『倾尊与斟酌,四壁堆罂缸。』」刘尚荣按:「此韩昌黎《病中赠张十八》诗。」龙榆生笺:「《广韵》:『罂,缸。』」
残釭:傅子立注:,灯也。韩退之:『照炉钉明釭。』」刘尚荣按:「此韩昌黎《病中赠张十八》诗,见《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五》。」龙榆生笺:「《广韵》:『釭,镫也。』谢玄晖《咏幔》诗:『但愿置樽酒,兰釭当夜明。』」
歌声:《东坡外集》作「歌舞」。
逢逢(páng páng):傅子立注:「『逢逢』,鼓声也。韩退之:『不蹋晓鼓朝,安眠听逢逢。』」刘尚荣按:「此韩昌黎《病中赠张十八》诗,见《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五》。」龙榆生笺:「《集韵》:『逢,音蓬,鼓声也。《诗·大雅》:「鼍鼓逢逄。」』」
1. 满庭芳: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2. 王长官:姓名不详,曾为官,后弃官隐居黄州三十三年,为人清高,乡人尊称为“王先生”。
3. 陈慥(zào):字季常,苏轼故友,亦好隐逸,曾居黄州龙丘,与苏轼交往密切。
4. 黄州:今湖北黄冈,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至此,至元丰七年(1084年)离开,共四年多。词中言“三十三年”,或为虚指,极言其隐居之久。
5. 凛然苍桧:形容王长官如苍劲的桧树,挺拔坚贞,不畏风霜。
6. 霜干:经霜的树干,喻历经磨难而节操不改。
7. 司州古县:唐代有司州,但宋代无此建制,此处或泛指黄州附近古地名,亦可能为泛称,强调其居处之古远幽僻。
8. 竹坞松窗:竹林环绕的山坞,松树掩映的窗棂,形容隐士居所清幽。
9. 樅樅(cōng cōng):风雨吹打林木之声,一说为风雨声,此处状雨过风起之景。
10. 逢逢:象声词,形容船鼓低沉连续的敲击声,暗示离别在即。
以上为【满庭芳 ·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的注释。
评析
这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时所作。时东坡许多朋友因怕受牵连,而疏远他。词人在词中抒发了对居住黄陂的王长官的仰慕之情。全词「健句入词,更奇峰特出」,「不事雕凿,字字苍寒」。
词的上半阕主要是刻画王长官的高洁人品,下半阕则描绘会见王长官时的环境、气氛,以及东坡当时的思绪和情态。
上阕全就王长官其人而发,描绘了一个饱经沧桑、令人神往的高士形象。前三句「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一开篇就语出惊人不同凡响,在将长江拟人化的同时,以比拟的方式将王长官高洁的人品与长江共论,予以高度评价。「凛然苍桧,霜幹苦难双」二句喻其人品格之高,通过「苍桧」的形象比喻,其人傲幹奇节,风骨凛然如见。王长官当时居住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故词云「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后四字以竹松比喻托衬他的正直耿介。「江南岸」三句是说倘非王先生送陈慥来黄州,恐终不得见面。语中既有词人的自谦,也饱含作者对于王先生人品的仰慕之情。
过阕到「相对残釭」句写三人会饮。「摐摐」二字拟(雨)声,其韵铿然,有风雨骤至之感。「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几句,既写当日气候景色,又通过自然景象的不凡,暗示作者与贵客的遇合之脱俗。「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充满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情。「居士先生老矣」,是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真梦里,相对残缸」,写主客通宵达旦相饮欢谈,彼此情投意合。
末三句写天明分手,船鼓催发,主客双方话未尽,情未尽,满怀惜别之意。
全词「健句入词,更奇峰特出」,「不事雕凿,字字苍寒」(郑瘦碧《手批东坡府府》),语言乾净简练之极,而内容,含义隐括极多,熔叙事,写人、状景、抒情子一炉,既写一方奇人之品格,又抒旷达豪放之情感,实远出于一般描写离合情怀的诗词之上。词中凛然如苍桧的王先生这一形象,可谓东坡理想人格追求的绝妙写照。
此词为苏轼贬居黄州期间所作,借送别友人之机,抒写对一位隐逸高士的敬重与自身迟暮之感。全词以“王长官”为主角,实则寄托了苏轼对超然世外、坚守节操之士的仰慕,也暗含自己仕途失意、岁月蹉跎的悲慨。上片赞其品格如苍桧,隐居清修;下片写短暂相会,情深意切,而终归离别,余音渺渺。情感真挚,意境苍凉,语言凝练而富画面感,是苏轼黄州时期寄情山水、交游隐逸之士的典型作品。
以上为【满庭芳 ·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的评析。
赏析
本词以深情笔触刻画了一位隐士形象,并借此反衬自身境遇。开篇“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以设问起势,气势雄浑,将王长官与长江并列,赋予其超越时间的生命力,凸显其人格之高洁永恒。继以“苍桧”为喻,突出其坚韧不拔的操守。
“云溪上、竹坞松窗”数句,勾勒出一幅清寂幽远的隐居图景,不仅写环境之清雅,更烘托出主人淡泊名利、远离尘嚣的精神境界。“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一句,既见王长官之难得一出,亦显苏轼对其来访之珍视。
下片转入临别场景,“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景语皆情语,风雨林舞,似天地也为这场短暂相会动容。劝饮“一饮空缸”,豪情中透出几分悲凉——知交零落,唯酒可慰。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直抒胸臆,道尽人生迟暮、聚散如梦的无奈。结尾“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以声结情,鼓声催发,余韵悠长,令人黯然神伤。全词情景交融,格调苍劲,既有对高士的礼赞,也有对生命流逝的深沉喟叹,体现了苏轼晚年词作中特有的旷达与悲悯交织的美学风格。
以上为【满庭芳 ·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的赏析。
辑评
1. 《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编):“此词写隐士风操,兼寓身世之感,语极沉郁,而气自雄浑。‘算只君与长江’七字,千钧之力。”
2. 《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上片以长江、苍桧作比,突出王长官的孤高坚贞;下片写聚首之短暂与离别之仓促,情感真挚动人。末三句以景结情,含蓄深远。”
3. 《苏轼词集》(王水照、崔铭评注):“此词虽为赠人之作,实乃自我心迹之投射。王长官之弃官隐居,正与苏轼贬谪黄州形成对照,其中不乏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现实困顿的感慨。”
4. 《词学通论》(吴梅著):“东坡此词,意境开阔,用语奇崛。‘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非徒咏物,实写人品,可谓字字有力。”
5.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主编):“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此词通过对隐士的礼赞,反映出其在逆境中追求精神超越的努力。”
以上为【满庭芳 ·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