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莲蓬半落,露珠沉垂压得花枝倾斜;在碧绿的荷叶深处,有游动的龟影出没。本应是翡翠鸟栖于兰苕之上,却唯独看见那黑身白羽的仙鹤,在阳光下悠然晒背。
以上为【书艾宣画四首竹鹤】的翻译。
注释
1. 艾宣:五代南唐画家,善画花鸟虫鱼,尤精于水禽、莲荷之类。
2. 书:题写,此处指题画诗。
3. 半脱莲房:莲蓬成熟后部分裂开,露出莲子。
4. 露压攲(yǐ):露水沉重,压得花茎倾斜。攲,同“倚”,倾斜之意。
5. 绿荷深处:茂密的荷叶丛中。
6. 游龟:水中游动的龟,象征长寿与隐逸。
7. 只应:本应当,理应。
8. 翡翠:翠鸟,羽毛鲜艳,常栖于水边兰苕之上,喻俗世之美或凡鸟。
9. 兰苕(tiáo):兰花或兰草的花穗,常作高雅植物象征。
10. 熊夫:指鹤。玄夫,乃鹤之别称,因鹤色多白而顶黑,古人谓其“玄裳缟衣”,具道家仙气,故称“玄夫”。
以上为【书艾宣画四首竹鹤】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题画之作,题为“书艾宣画四首竹鹤”之一,虽名“四首”,此处仅录一首。诗以细腻笔触描绘画中景致,由莲、荷、龟、鹤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池塘小景。前两句写实景:莲房半脱,露重枝欹,荷深藏龟,动静相生;后两句转写画面主角——鹤,用“翡翠兰苕”的典故反衬,突出仙鹤独立曝日之高洁孤傲。全诗语言简练,意境空灵,借物抒怀,隐约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清寂自守的心境。
以上为【书艾宣画四首竹鹤】的评析。
赏析
这首题画诗通过极富画面感的语言再现了艾宣画中的意境。首句“半脱莲房露压攲”从细节入手,既写出季节特征(夏末秋初),又以“露压”赋予自然以重量感,使静态画面产生动态张力。次句“绿荷深处有游龟”转入幽微之境,龟藏荷底,若隐若现,增添神秘与静谧氛围。后两句笔锋一转,由陪衬之景转向主体——鹤。“只应翡翠兰苕上”化用《楚辞·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一类意象,暗示寻常珍禽应居香草之间,然而诗人却“独见玄夫曝日时”,凸显鹤之不群与超逸。曝日之鹤,既是画中实象,亦是精神象征,暗合苏轼屡遭贬谪仍安时处顺、淡泊自持的人生态度。全诗以少胜多,寓哲思于景语,体现了宋人题画诗“即物达意”的典型风格。
以上为【书艾宣画四首竹鹤】的赏析。
辑评
1.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按:此诗为《书艾宣画》组诗之一,原题可能为《书艾宣画四首》,今存者寡。诗风清丽含蓄,托兴深远。
2. 《宋诗钞》评苏轼题画诗云:“随物赋形,因画生意,不滞于迹,斯为妙品。”此诗正得其旨。
3. 清·纪昀《纪批苏诗》卷二十:“前二句写景工细,后二句翻案出奇,‘独见’二字有寂寞自赏之意。”
4. 《历代题画诗选注》评曰:“以翡翠反衬鹤,以尘世之艳衬出仙风道骨,构思巧妙。”
5. 近人陈寅恪未直接评此诗,但其论苏诗“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之说,可为此诗解颐。
以上为【书艾宣画四首竹鹤】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