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皇帝的诏令如春日温暖,昨夜已传达到班列之中;屋头的鸟儿鸣叫不停,一片生机盎然。
似梦中游仙惊醒,只见月光洒在床前帷帐;欣喜于诗成之际,灵感如云涌满山间。
可怜我已白发苍苍,仍立于朝堂之下执仗侍奉;而你却神采焕发,眉宇间透出祥瑞之气。
同在凤池(中书省)共理机要政务,但此刻尚有闲暇,应赶紧开酒畅饮,莫负良辰。
以上为【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次序作诗唱和。
2. 穆父舍人:指胡宗愈(一说胡宿),字穆父,曾任中书舍人,与苏轼有诗文往来。
3. 诏语春温:形容皇帝诏令温和如春,喻恩泽广布。
4. 昨夜班:指昨夜朝廷颁布诏令,官员列班听宣。
5. 鸣鴂(jué):即伯劳鸟,古诗词中常用于表达时节更替或清晨景象。关关:鸟鸣声。
6. 游仙梦觉:借用游仙诗传统,喻梦境醒来,亦暗含超脱尘世之意。
7. 贺雨诗成:指因喜雨而作诗庆贺,古人视雨为祥瑞,尤重农时之雨。
8. 白头来仗下:苏轼自叹年长仍在朝中执仗侍班,表仕途辛劳。
9. 黄气发眉间:古人认为眉间有黄气是吉祥、贵显之兆,此处赞美穆父神采奕奕、前途光明。
10. 凤池:即凤凰池,唐代以后代指中书省,为宰相办公之所,此处泛指中枢机要之地。同机务:共理政务。开樽:开启酒器,指饮酒。
以上为【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次韵答赠穆父(即胡宿或胡宗愈,学界有争议)之作,属典型的宫廷唱和诗。全诗融合了政治情怀、个人感慨与友情酬答,既有对君命传达的庄重描写,又流露出仕途疲惫与对友人才德的赞许。诗中“游仙梦觉”“贺雨诗成”等句,以虚实相生之笔展现诗人敏感的心境与丰沛的才情。尾联由公务转入宴饮之约,体现宋人“政事之余,以诗会友”的文化风尚。整体风格典雅含蓄,用典自然,情感真挚而不失节制,是苏轼早期台阁诗的代表作之一。
以上为【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严谨,四联层层递进。首联以“诏语春温”起笔,点明政治背景,继以“鸣鴂关关”渲染清晨氛围,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颔联转写内心世界,“游仙梦觉”与“贺雨诗成”形成虚实对照,既表现诗人梦醒后的清寂,又凸显其诗兴勃发的才情,且“月临幌”“云满山”意象空灵,极具诗意。颈联转入抒情,对比自身“白头”之叹与对方“黄气”之荣,流露出淡淡的仕途倦怠与对友人的由衷钦佩。尾联收束于现实,从政务转向宴饮之约,“火急开樽”显出豪爽之气,“及尚闲”则提醒珍惜当下闲暇,富有人生哲理意味。全诗语言典雅而不晦涩,情感内敛而深沉,体现了苏轼早年台阁诗工稳与才情兼具的特点。
以上为【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格调清丽,对仗工稳,足见少日台阁风范。”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引冯舒语:“‘游仙梦觉’‘贺雨诗成’,奇思偶对,非才高者不能。”
3. 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穆父再赠,必有劝勉之意,故公以白头自怜,而称其黄气,谦敬兼至。”
4. 清代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起结俱切时地,中二联情景交融,允称合作。”
5. 孔凡礼《苏轼年谱》卷十二载:元祐三年(1088),苏轼任翰林学士知制诰,与胡宗愈同在禁近,唱酬颇多,此诗当为此期所作,反映当时士大夫政务与文事并重的生活状态。
以上为【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