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gǔ bù hóng qǔ。
本草纲目 · 谷部 · 红曲。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gān wēn wú dú。
释名 甘、温、无毒。
qì wèi xiāo shí huó xuè jiàn pí zào wèi zhì chì bái lì xià shuǐ gǔ zhì fù nǚ xuè qì tòng jí chǎn hòu è xuè bù jìn。
气味 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治妇女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zhǔ zhì gān wēn wú dú。
主治 甘、温、无毒。
fù fāng xiāo shí huó xuè jiàn pí zào wèi zhì chì bái lì xià shuǐ gǔ zhì fù nǚ xuè qì tòng jí chǎn hòu è xuè bù jìn。
附方 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治妇女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以上为【本草纲目·谷部·红曲】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黄荆、小荆、楚。气味实:苦、温、无毒。叶:苦、寒、无毒。
释名韶脑。气味辛、热、无毒。主治牙齿虫痛。
释名莴菜、千金菜气味(菜)苦、冷、微毒。主治乳汁不有。用莴苣菜煎酒服。
释名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气味(根)微温。主治小便淋。
释名《金门记》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气味甘、平、无毒。
气味甘、温、无毒。主治补中益气。
释名犁鹕、乌泽、逃河、淘鹅。气味(脂油)咸、温、滑、无毒。主治涂痈肿,治风痹,透经络,通耳聋。
释名
稂,狼茅,孟,宿田翁,守田。狼尾,其穗象形也。秀而不成,嶷然在田。
虞集 · 元代 · 诗
我到成都住五日,驷马桥下春水生。过江相送荷主意,还乡不留非我情。鸬鹚轻筏下溪足,鹦鹉小窗呼客名。
乾隆 · 清代 · 诗
泛月宜何处,山庄景最新。夏宵含飒爽,塞水漾明沦。鹤唳孤松顶,鹿寻曲涧滨。
李觏 · 宋代 · 诗
休道南人暖过冬,苦寒今与北方同。霜严欲裂地到底,日短不行天正中。谁使智愚相伴老,便将荣辱断还空。
张翥 · 元代 · 诗
路滑雨初歇,山昏云不开。看镫野店近,闻铎贾车来。马饱力方健,蛩寒声易哀。
黄河十月已流冰,暂解行装驻广陵。逆旅壮怀销北斗,故山归梦入孤灯。千金燕市方求马,万里天池欲徙鹏。
李德裕 · 唐代 · 诗
自知无世用,只是爱山游。旧有嵇康懒,今惭赵武偷。登峦未觉疾,泛水便忘忧。
葛胜仲 · 宋代 · 诗
小鲜无数命临危,邂逅云庄扩大悲。巨浸何劳长者水,亲临尤胜校人池。依蒲俯视还真乐,贯柳充庖那复知。
耶律铸 · 元代 · 诗
诗篇足继晋名流,几度思君倚寺楼。十载龙庭归不得,玉泉何日更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