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hóng cǎo。
本草纲目 · 草部 · 荭草。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yóu lóng shí lóng tiān liǎo dà liǎo。
释名 游龙、石龙、天蓼、大蓼。
qì wèi shí xián wēi hán wú dú。
气味 (实)咸、微寒、无毒。
zhǔ zhì xiāo kě qù rè míng mù yì qì yì zhì luǒ lì pǐ kuài。
主治 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亦治瘰疬、痞块。
hóng cǎo de huā néng sàn xuè xiāo jī zhǐ tòng。
荭草的花能散血、消积、止痛。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荭草】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乌梢蛇、黑花蛇。气味(肉)甘、平、无毒。主治大麻风。
释名紫珠。皮名肉红、内消。气味(木、皮)苦、平、无毒。
释名思仲、思仙、木棉气味辛、平、无毒。主治肾虚腰痛。用杜仲去皮,炙黄,取一大斤,分作十剂。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子)辛、热、无毒。主治牙龈肿烂。
释名房苑、梨盖、利茹。气味(根)辛、寒、无毒。主治肿病。
释名亦名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气味(子)辛、平、无毒。(根、茎)苦、寒、无毒。
释名指煅铁炉中的灰,含有铁的作用。气味辛、苦、微寒、无毒。主治症瘕结块。
释名野猫气味肉:甘,平,无毒。主治诸疰。治风湿,鬼毒气,皮中如针刺。
王安石 · 宋代 · 诗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刘克庄 · 宋代 · 诗
俱侍清光迩,相看素发稠。已拚老聃去,尚意孔戣留。雌甲何其厄,同庚只么休。
沈周 · 明代 · 诗
庭前有疏竹,楚楚青玉株。长身何森竦,贯直无曲迂。雅净合吾志,还爱格清癯。
王世贞 · 明代 · 诗
十载寒星汉署孤,一麾秋兴满江湖。阶前结草成书带,阁里看山是画图。未论折腰羞从事,曾因倒屣识潜夫。
汪藻 · 宋代 · 诗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郭谏臣 · 明代 · 诗
秋深仗剑出京华,此夕经行汶水涯。柳下酒香停客棹,渡头灯白近渔家。天高风送溪声远,夜久帘垂月影斜。
蓝仁 · 明代 · 诗
聚敛夸长策,侵渔趁此机。直须贫到骨,谁问岁无衣。天地身为累,丘园道已非。
凌祉媛 · 清代 · 词
檐铃惊破红闺梦。晓妆人怯馀寒重。纤手卷帘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