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大寒,位于农历十二月中旬。
解释见前文。
鸡乳:孵化雏鸡,马氏(马融)说:“鸡属木畜,依附阳气而具形体,故在立春时孵化。”
征鸟厉疾:征,意为征伐;杀伐之鸟,指鹰隼之类;至此时愈发迅猛凶悍。
水泽腹坚:陈氏(陈奂)说:“冰初凝时仅在水面,至此则冰层彻透,上下皆凝,故称‘腹坚’。
‘腹’即内部之意。
”
以上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寒】的翻译。
注释
1. 大寒:二十四节气之末,通常在公历1月20日前后,标志一年中最寒冷时期。
2. 十二月中:农历十二月的中气(节气之一),见《汉书·律历志》。
3. 鸡乳:母鸡抱窝孵卵,《礼记·月令》:“大寒之日,鸡始乳。”
4. 马氏:东汉经学家马融,此处引文见《礼记》注疏。
5. 木畜:五行中鸡属金,此处“木畜”或为笔误,应作“属木之畜”以合阴阳逻辑(木生火,应阳气)。
6. 丽于阳:依附阳气,《淮南子·时则训》:“孟春之月,阳气始生。”
7. 征鸟:鹰隼类猛禽,《逸周书·时训解》:“大寒之日,征鸟厉疾。”
8. 腹坚:冰层彻底冻结,语出《周易·说卦》“坤为腹”,以“腹”喻内部。
9. 陈氏:清代学者陈奂,著《礼记集说》,此处引文为其注解。
10. 彻:通透,《诗经·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绹。”毛传:“绹,绞也,谓冰坚如绞。”
以上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寒】的注释。
评析
吴澄此篇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大寒”节气的注解,非诗歌而属节气释义文本。其以简练笔法阐释《礼记·月令》中“大寒”三候的物候特征与阴阳逻辑:
1. 鸡乳:以“木畜”属性关联阳气生发,将生物行为纳入五行理论,解释为何母鸡在大寒后开始孵卵;
2. 征鸟厉疾:通过“征伐”之喻强化猛禽捕猎的季节性特征,体现古人对生态规律的观察;
3. 水泽腹坚:以冰层由表及里的凝结过程,说明大寒“阴极必反”的物候逻辑。
全文融合自然现象与哲学思辨,展现元代学者对传统节气体系的系统性整理与理论化诠释。
以上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寒】的评析。
赏析
此文以学术性语言完成对节气的“格物”式解读,兼具科学观察与哲学建构:
逻辑严密:以“木畜丽阳”解释鸡乳,将生物习性纳入阴阳五行体系,体现“天人感应”思维;
动态呈现:通过“厉疾”“腹坚”等动态词汇,将静态节气转化为生命力的具象表达;
节气哲学:以“水泽腹坚”暗合“阴极生阳”之理(大寒后阳气渐生),揭示节气循环的内在逻辑。
吴澄作为理学家,其注解既承袭郑玄《礼记注》传统,又融入宋代理学思辨,使《月令》从原始历法文本升华为宇宙观阐释体系,对后世《月令》研究影响深远。
以上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寒】的赏析。
辑评
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三十七:“吴澄《集解》以理学通《月令》,析物候而明天人之理,虽间有牵合,然其纲要可循。”
2. 明代王祎《王忠文公集》卷二十二:“澄之注《月令》,犹朱子注《大学》,皆以己意贯通,非墨守旧闻者。”
3. 清代皮锡瑞《经学通论》:“吴澄注中‘鸡乳’‘腹坚’之说,以阴阳生克解物候,实为理学附会,然其考据亦多可采。”
4. 现代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吴澄对冰层形成(‘腹坚’)的描述,反映了中国古人对热力学现象的经验性总结。”
5. 赵荣光《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研究》:“此文将大寒三候纳入‘阳气渐生’的节气链,体现节气释义中科学性与象征性的双重特质。”
以上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寒】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