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罢金盘玉露杯,和阳消息到寒梅。
月华夜照昆仑顶,雪浪春融滟滪堆。
此事一行嗟便废,迷途未远幸归来。
月华夜照昆仑顶,雪浪春融滟滪堆。
此事一行嗟便废,迷途未远幸归来。
负疴出京华,息担憩江介。
解后玉雪姿,乘陵尘嚣外。
嘉名昔屡闻,良觌今一快。
解后玉雪姿,乘陵尘嚣外。
嘉名昔屡闻,良觌今一快。
石头城下看淮山,羡杀白云终日闲。
寄语醉中彭泽令,如何飞倦始知还。
寄语醉中彭泽令,如何飞倦始知还。
客里秋光好,归心不厌迟。
墙低孤塔见,院静一帘垂。
隔纸闻风怒,临阶看日移。
墙低孤塔见,院静一帘垂。
隔纸闻风怒,临阶看日移。
大寒,十二月中。
解见前。
鸡乳。
解见前。
鸡乳。
小寒,十二月节。
月初寒尚小,故云。
月半则大矣。
月初寒尚小,故云。
月半则大矣。
冬至,十一月中。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蚯蚓结。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蚯蚓结。
大雪,十一月节。
大者,盛也。
至此而雪盛矣。
大者,盛也。
至此而雪盛矣。
小雪,十月中。
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
小者,未盛之辞。
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
小者,未盛之辞。
立冬,十月节。
立字解见前。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字解见前。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霜降,九月中。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周语》曰:驷见而陨霜。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周语》曰:驷见而陨霜。
寒露,九月节。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鸿雁来宾。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鸿雁来宾。
秋分,八月中。
解见春分。
雷始收声。
解见春分。
雷始收声。
白露,八月节。
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鸿【淮南子作候】雁来。
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鸿【淮南子作候】雁来。
处暑,七月中。
处,止也。
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止也。
暑气至此而止矣。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
秋,揫也。
立字解见春。
秋,揫也。
大暑,六月中。
解见小暑。
腐草为萤。
解见小暑。
腐草为萤。
小暑,六月节。
《说文》曰:暑,热也。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说文》曰:暑,热也。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夏至,五月中。
《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鹿角解【音骇】。
《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鹿角解【音骇】。
芒种【上声】,五月节。
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去声】矣。
螳螂生。
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去声】矣。
螳螂生。
小满,四月中。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苦菜秀。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苦菜秀。
立夏,四月节。
立字解见春。
夏,假也。
立字解见春。
夏,假也。
谷雨【去声】,三月中。
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清明,三月节。
按《国语》曰:时有八风。
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
按《国语》曰:时有八风。
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
春分,二月中。
分者,半也。
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分者,半也。
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惊蛰,二月节。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
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
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雨【去声】水,正月中。
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
獭祭鱼。
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
獭祭鱼。
夫七十二候,吕不韦载于《吕氏春秋》,汉儒入于《礼记·月令》,与六经同传不朽。
后魏载之于历,欲民皆知,以验气序。
然其禽兽草木,多出北方,盖以汉前之儒皆江北者也。
后魏载之于历,欲民皆知,以验气序。
然其禽兽草木,多出北方,盖以汉前之儒皆江北者也。
立春,正月节。
立,建始也。
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
立,建始也。
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
罗浮梦断杳无踪,冰雪仙姿两两逢。
缟袂怯单寒后袭,粉妆嫌薄晓来浓。
迎风一笑知颜厚,临水相看见影重。
缟袂怯单寒后袭,粉妆嫌薄晓来浓。
迎风一笑知颜厚,临水相看见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