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多阨穷,地僻罕人客。
半生走四海,竟无第一策。
暮年忽大悟,惟有紧闭门。
朝作一池墨,弄笔招羁魂。
初若奔騄骥,忽如掣蛟鲸。
鬼神森出没,雷雨更晦明。
飞扬兴已极,投笔径就床。
茆檐雨点滴,身乃在万里。
挑灯影突兀,顾问汝是谁。
留侯虽强食,轻举亦何疑。
翻译
才士往往多遭困厄,地处僻远罕有客来。
半生奔走四海之内,竟无一条安邦良策。
晚年忽然大彻大悟,唯有紧闭门扉度日。
清晨研磨一池浓墨,挥毫召唤羁旅之魂。
初时如骏马奔腾,忽又似蛟龙破浪。
鬼神森然时隐时现,雷雨交加忽暗忽明。
飞扬意气已达极致,掷笔径直走向床榻。
酣畅一觉沉入梦乡,不觉幽梦绵延长久。
手携避世秦时人,共登腰带般山径。
俯见黄河浊流滚滚,仰观天宇青冥浩荡。
大呼一声惊醒自己,夜半孤灯将灭未灭。
茅檐雨声点滴不绝,方觉身在万里之外。
挑亮灯芯身影孤耸,顾影自问汝究竟是谁。
留侯张良虽强进饮食,轻身飞升又有何疑。
以上为【夜卧久不得寐復披衣起呼灯作草书数纸乃復酣枕明旦作此诗记之】的翻译。
注释
1. 阨穷:困厄贫苦
2. 紧闭门:用《后汉书》袁闳“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典故
3. 羁魂:漂泊的灵魂
4. 奔騄骥:周穆王八骏中的騄耳与赤骥
5. 掣蛟鲸:驾驭蛟龙巨鲸
6. 避秦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避世者
7. 腰带鞓:山径细如腰带,鞓为皮带
8. 灯欲死:油灯将灭
9. 留侯:张良,晚年学辟谷术
10. 强食:勉强进食
以上为【夜卧久不得寐復披衣起呼灯作草书数纸乃復酣枕明旦作此诗记之】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草书-梦境-悟道”三重结构构建精神超越之路。前八句以“厄穷”“无策”的现实困境引出“紧闭门”的修行选择;中十二句通过“奔骥掣鲸”“鬼神出没”的书法狂想,过渡到“避秦人”“腰带鞓”的仙境漫游;末八句以“惊觉”“顾问”的哲思收束,最终在“留侯轻举”的典故中完成对生命形态的终极思考。全诗在物理时空的“夜半茅檐”与心理时空的“万里天宇”间自由穿梭,展现宋代理学观照下的艺术精神。
以上为【夜卧久不得寐復披衣起呼灯作草书数纸乃復酣枕明旦作此诗记之】的评析。
赏析
陆游此诗作于嘉泰二年(1202)山阴隐居时期,堪称其晚年诗书双修的精神自传。全诗暗合“三教合一”的思想脉络:儒家“半生走四海”的入世抱负,道家“手携避秦人”的出世理想,佛家“顾问汝是谁”的禅门机锋,最终在“留侯轻举”的道教意象中达成统一。诗中草书创作过程的描写极具宇宙意识,“初若奔騄骥”至“雷雨更晦明”六句,将书法线条的律动与自然伟力的运行同构,实践了苏轼“真放本精微”的艺术理念。结句对张良“轻举”的认可,与其《题跨湖桥下酒家》“神仙须是闲人做”的慨叹遥相呼应,展现南宋士人在政治失意后寻求精神出路的典型心态。
以上为【夜卧久不得寐復披衣起呼灯作草书数纸乃復酣枕明旦作此诗记之】的赏析。
辑评
1. 罗大经《鹤林玉露》:“放翁‘朝作一池墨’数语,曲尽草圣三昧,较怀素《自叙帖》尤见性情。”
2. 陈衍《宋诗精华录》:“‘鬼神森出没’五字,千年草书魂魄尽在此中,后惟徐文长《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诗可继响。”
3. 钱钟书《谈艺录》:“放翁梦中‘下视河流黄,仰看天宇青’十字,与李白‘黄河落天走东海’同一机轴,而理趣过之。”
4. 莫砺锋《陆游诗研究》:“此诗将书法、梦境、哲理熔铸一体,在宋诗说理传统中开辟出超现实境界,代表诚斋体之后的又一创新。”
以上为【夜卧久不得寐復披衣起呼灯作草书数纸乃復酣枕明旦作此诗记之】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