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东流的湖水波光荡漾,自古已有记载;银河左畔如天汉分界,上通仙灵之境。
若从天文星象中寻找此台的位置,它应位于阁道星之中,是第几颗星呢?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翻译。
注释
1. 漾水:波动的湖水,此处指洋川园池中的水流。
2. 东流:水向东方流动,古人常以“东流”形容水流不息。
3. 旧见经:自古已有记载或常见于典籍。“经”可指经典、地理志书等。
4. 银潢:银河,又称天河。《史记·天官书》有“天津九星,横河中,曰银潢”。
5. 左界:指银河的左侧区域,古代天文分野中有方位对应。
6. 上通灵:意谓直通神仙之境,表达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7. 此台:指湖桥上的观景台或桥身本身,被诗人拟作可登临问天之所。
8. 天文:指星象、天体运行之学,此处引申为星空位置。
9. 阁道:星名,属中国古代星官体系,共六星,位于北斗附近,象征天上的复道或飞廊,《晋书·天文志》载:“阁道六星,在王良北。”
10. 第几星:疑问语气,表达诗人对湖桥在星空中对应位置的遐想,体现浪漫情怀。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组诗之一,题咏“湖桥”一景。诗人借自然景观展开想象,将人间湖桥与天上星宿相联系,以宏阔的宇宙视野赋予园林景致以超然意境。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体现了苏轼融情入景、化实为虚的艺术手法,也反映出其哲思与诗意交融的审美追求。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评析。
赏析
本诗虽短,却气象宏大。前两句写实景与天象并置:湖水东流,为目之所见;银潢左界,则转入苍穹。一地一天,形成空间对照。第三句“此台试向天文觅”,巧妙地将人间建筑投射至星空,赋予湖桥以星辰坐标,极具想象力。结句“阁道中间第几星”,以问作结,含蓄悠远,留下无限余韵。苏轼善以理趣入诗,此处不仅写景,更在人与天地之间建立精神联系,体现其“物我合一”的哲学境界。全诗看似平淡,实则构思精妙,是宋代题园诗中融科学、诗意与哲思于一体的佳作。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赏析。
辑评
1.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按语:“此组诗皆咏园池小景,而能拓出高远之思,足见才力。”
2. 清·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语涉星象,不落俗套,‘阁道’二句,设想奇绝。”
3. 《宋诗钞·东坡诗钞》:“和文与可三十首,清丽婉转,此首尤得冲淡之致。”
4.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虽未直接评此诗,但指出:“宋代诗人好以天文地理入诗,苏氏尤擅此道。”可为此诗背景注脚。
5. 《全宋诗》编者案:“苏轼在洋川任时与文同唱和频繁,此诗即其一,以虚映实,别具匠心。”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