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沙果海棠花相继绽放,
轻狂的蝴蝶飞去又飞回。
山蜂却自有其品味,
偏偏采撷桧花作为酿蜜的材料。
以上为【见蜂采桧花偶作】的翻译。
注释
1. 来禽:沙果的别称,因其果味甘甜能招引禽鸟而得名,王羲之《来禽帖》曾提及
2. 蛱蝶:蝴蝶的一种,杜甫《曲江》有“穿花蛱蝶深深见”之句
3. 桧花:桧柏所开小花,其蜜源稀少,《尔雅·释木》称“桧,柏叶松身”
4. 蜜材:制蜜原料,《本草纲目》载“凡蜂采蜜,须择花之芳馥者”
以上为【见蜂采桧花偶作】的注释。
评析
此诗通过蛱蝶与山蜂的对比,构建出“轻狂”与“有风味”的二元对立,在二十八字间完成对价值取向的深刻评判。陆游以“桧花”这一非常规意象打破咏蜂诗的传统范式,将日常观察升华为人格隐喻。全诗在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即景趣味外,更添士大夫特有的道德判断。
以上为【见蜂采桧花偶作】的评析。
赏析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期,是其田园杂兴中的哲理小品。前两句以“来禽海棠”的热烈绽放与“轻狂蛱蝶”的往复穿梭,暗喻世俗趋炎附势之态,与罗隐《蜂》“不论平地与山尖”形成反向对照。后两句借山蜂独采桧花的特立独行,既是对《楚辞》“朝饮木兰之坠露”高洁意象的承续,更寄托着诗人历经宦海沉浮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坚守。桧花虽不似海棠娇艳,但其清冽之气恰似诗人暮年操守,这种“以丑为美”的审美转向,实开宋人“格物致知”诗学之先声。
以上为【见蜂采桧花偶作】的赏析。
辑评
1. 罗大经《鹤林玉露》:“放翁《见蜂采桧花》诗,盖自况也。当韩侂胄用事时,士大夫趋附如蚁,公独退居镜湖,其‘偏采桧花’之句,与朱子‘桧老风烟饱岁寒’同一襟抱。”
2.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二十八字中见天地生物之心。放翁晚岁诸绝句,此类最耐咀嚼,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者。”
3. 陈衍《宋诗精华录》:“以蛱蝶衬山蜂,寓意深长。南宋季世,守节者少,变节者多,此诗殆为此辈发欤?”
4. 钱锺书《谈艺录》:“放翁‘山蜂偏采桧花’之目想,与诚斋‘蜂采群芳酿蜜多’之耳食,恰成宋人咏物诗理趣与趣理二途。”
以上为【见蜂采桧花偶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