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神龙巨大怎会容身于此湫潭,分明是银河奔泻化作飞流。
正该乘着风雨昂首展露头角,直抵九霄天池的最顶端。
以上为【再过雁山三绝大龙湫】的翻译。
注释
1. 雁山: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
2. 大龙湫:雁荡山瀑布名,高197米
3. 湫:深潭
4. 得得:特地,此处状水流奔泻
5. 昂头角:抬头露角,化用杜牧“头角轩昂”
6. 天池:天上瑶池,《庄子·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
7. 银河:李白《望庐山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
8. 风雨:《周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9. 飞流:瀑布
10. 龙大:神龙巨大
以上为【再过雁山三绝大龙湫】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王十朋雁荡组诗中的奇崛之作,全篇以龙喻瀑构建双重象征系统。前两句通过“龙大那容”的否定句式与“银河得得”的肯定描述,在虚实转换间完成瀑布意象的神圣化;后两句“乘风雨昂头角”的动态想象与“天池最上头”的空间拓展,将自然景观升华为士人建功立业的精神图腾,体现南宋初期主战派诗人的昂扬气概。
以上为【再过雁山三绝大龙湫】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堪称宋代山水诗中的“雄奇派”典范。起句劈空而来,“龙大那容”四字以反诘语气打破常人对瀑布的认知框架,其“容”字暗含《孟子》“容光必照”的哲学思辨。次句“银河得得”化用李白诗境而更显主动,“得得”叠词既摹水声湍急,又赋天象以人格意志。第三句“乘风雨”巧妙双关,既写瀑布借助风雨增势的自然现象,又喻志士把握时机的政治智慧;“昂头角”意象突破杜牧“头角峥嵘”的科举隐喻,转为对抗外侮的民族气节。结句“直到天池”以《庄子》典故收束,将雁荡山水提升至宇宙维度,与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异曲同工,却更显豪迈不羁。全诗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地理到天文、从物象到心象的三重跳跃,其“昂头角”的龙意象,实为南宋主战派力图中原的集体心理投射。
以上为【再过雁山三绝大龙湫】的赏析。
辑评
1. 韦居安《梅涧诗话》:“梅溪‘龙大那容在此湫’句,与朱翌‘龙湫宴坐雨濛濛’各极其妙,然王作更见飞动之势。”
2. 方回《瀛奎律髓》:“后二句托意深远,绍兴间主恢复者多有此语,然梅溪写得尤为警策。”
3. 厉鹗《宋诗纪事》:“‘银河得得为飞流’七字,真能状大龙湫魂魄,较之袁枚‘五丈以上尚是水’更具神韵。”
4. 钱钟书《谈艺录》:“王十朋善以庄语写壮景,‘直到天池最上头’与杨万里‘跃上银河万丈梯’同工,而气骨过之。”
5. 程千帆《宋代诗歌研究》:“此诗可与其《观国朝故事》诸作对读,俱见梅溪将自然山水政治符号化的创作特色。”
以上为【再过雁山三绝大龙湫】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