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鹤鸣山下,翠竹参天,连绵如云;
凤集城边,绿柳掩映,环绕家门。
当年客居此地,竟不知其中乐趣,
如今回首往事,却令人伤感断魂。
以上为【怀旧六首】的翻译。
注释
鹤鸣山、凤集城:当为陆游曾经游历或客居之地的山名与城名,具体地点待考。其名本身富有祥瑞、超尘的意味,有助于营造诗意氛围。
竹连云:形容竹林茂密,远接云天之景。
柳映门:描绘绿柳成荫,掩映家门的幽静景象。
为客:指旅居他乡,客居异地。
消魂:亦作“销魂”,形容因极度伤感或激动而心神恍惚的情状。
以上为【怀旧六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陆游晚年回顾往昔、感慨今昔的怀旧之作。全诗运用强烈的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描绘出鹤鸣山与凤集城清幽秀美的自然景色,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隐居图景,暗含了诗人对那段客居生活的美好回忆。后两句笔锋一转,直抒胸臆:“当日不知为客乐,如今回首却消魂。” 当年身处其中,浑然不觉其乐;如今时过境迁,方知其可贵,而那种生活已一去不返,只能徒然伤怀。这种“当时只道是寻常”的追悔与无奈,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被陆游以极其凝练的语言道出,故而能引起广泛共鸣。
以上为【怀旧六首】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的艺术成就,在于其 “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和朴素而深刻的哲理内涵。
景物的情感投射:诗的前两句写景,用语明丽,意象优美。“竹连云”显其高洁清幽,“柳映门”显其安宁闲适。这不仅是客观景物的再现,更是诗人将晚年滤去了烦扰、只留存美好的主观情感投射于记忆的结果。然而,这美好的景致,恰恰成为后文抒发伤感的有力反衬。
情感的顿挫与深化:第三句是一个关键的转折。“当日不知为客乐”,包含着无尽的追悔与自省。正是这种“不知”,使得当年的“乐”在今日看来倍加珍贵,也使得失去的遗憾更为痛切。末句“如今回首却消魂”,便是这种复杂情感的总爆发。“消魂”二字,分量极重,将往昔之乐与今日之悲凝聚于一体,把一种淡淡的怀旧情绪升华为对人生况味的深沉咏叹。
普遍的人生感悟:这首诗超越了具体事件的描述,揭示了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机制:我们常常在失去之后,才真正认识到过往人事物的价值。陆游将这一感悟置于个人生命历程的框架中,使其既亲切感人,又饱含哲理,这是此诗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以上为【怀旧六首】的赏析。
辑评
清·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三:“放翁(陆游号放翁)此类绝句,……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真率而富理想。‘当日不知为客乐,如今回首却消魂’,道出常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之情,故能动人。” 此评指出陆游此类诗作善于捕捉普遍人情,并点出此联情感的真挚与普遍性是其动人之处。
近代·朱东润《陆游选集》:“《怀旧》诸作,语浅情深。‘当日’二句,与纳兰性德‘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句,异曲同工,皆是对逝去光阴最深沉的眷恋与叹惋。” 此评通过将陆游此句与清代纳兰性德的名句类比,精辟地揭示了其中共通的、对于“逝去之美”的深刻眷恋。
现代·钱钟书《宋诗选注》:“陆游的作品里……有‘直追’‘江西派’的时期,也有……轻松明白的时期。像《怀旧》里‘当日不知’两句,就是撇开了古典和成语,用朴素的字句来表达深挚的情感。” 此评从陆游诗歌风格的流变入手,指出此诗语言“朴素明白”的特点,并肯定其表达“深挚情感”的艺术效果。
以上为【怀旧六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