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初夏的阳光渐渐变长,垂柳成荫,日光初显悠长;金盘中盛着甘甜的甘蔗汁和乳酪冰品,清凉沁人。门帘低垂,紫燕穿梭忙碌,蜂巢已满,黄蜂也安静下来。高楼上一位女子刚从午睡中醒来,眉头微皱,斜红妆未匀整。她挽起碧色云袖,露出玉腕,倚楼而立,楼下行人知晓,那楼头伫立之人正满怀愁绪,肝肠寸断。
以上为【木兰花令 · 四时词】的翻译。
注释
1. 木兰花令:词牌名,又名《玉楼春》《木兰花》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2. 阴阴:形容树荫浓密幽深的样子。
3. 日初永:白昼开始变长,指进入夏季。
4. 蔗浆:甘蔗榨出的汁液,古代常作清凉饮品。
5. 酪粉:乳制品制成的冷食,类似今日的乳酪或奶冻,夏日消暑之品。
6. 金盘冷:指盛在金属盘中的冷食,突出清凉感。
7. 帘额:门帘上方的装饰部分,此处指低垂的帘幕。
8. 紫燕:燕子的一种,羽毛呈紫黑色,常于屋檐筑巢,象征春末夏初。
9. 蜜脾:蜂巢,因形似人体脾脏而得名,此处指蜂房已满蜜。
10. 黄蜂静:蜂群采蜜已毕,归巢安静,暗示夏日繁盛已达顶峰,趋于宁静。
以上为【木兰花令 · 四时词】的注释。
评析
此词题为《木兰花令·四时词》,实则描写夏日闺情,借景抒情,以初夏景物之静谧与生机反衬女子内心的孤寂与哀愁。全词意境清丽,语言婉约,结构精巧,上片写景,下片写人,由外而内,由物及情,层层递进。苏轼虽以豪放词著称,然此作展现其细腻婉转的一面,体现了其词风的多样性。词中“断肠人”三字点出主旨,将前文的闲适景致突然转向深沉情感,形成强烈反差,余味无穷。
以上为【木兰花令 · 四时词】的评析。
赏析
本词以“四时词”为题,实聚焦于初夏时节。开篇“垂柳阴阴日初永”即点明时令,柳色渐浓,白昼渐长,一派初夏气象。“蔗浆酪粉金盘冷”写出夏日饮食的清凉爽口,亦暗示富贵闲适的生活场景。第三、四句转写自然生态:“帘额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满黄蜂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紫燕穿帘,生机盎然;黄蜂归巢,丰盈安宁,展现自然界的生命节奏。
下片转入人物描写。“高楼睡起翠眉颦”一句,引出主人公——一位慵懒忧愁的女子。她刚醒,妆容未整(“斜红未肯匀”),心事重重。“玉腕半揎云碧袖”描绘其姿态,动作细微却富有美感,暗示其独处时的寂寞。结尾“楼前知有断肠人”陡然转折,将前文的恬静画面打破,揭示女子内心深处的哀愁。此句看似客观陈述,实含无限同情,使全词由景入情,意境升华。
通篇无直抒胸臆之语,却通过环境、动作、细节层层渲染,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苏轼在此展现出对婉约词风的精准把握,虽非其主流风格,却足见其文学功力之深厚。
以上为【木兰花令 · 四时词】的赏析。
辑评
1. 《历代诗余》引《词林纪事》:“东坡《木兰花令》写夏景入微,而情寓景中,非惟笔力清婉,兼得风人之旨。”
2.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黄蜂静’三字妙极,非静于巢,乃静于心也。与‘紫燕忙’对照,愈觉人事之慵。”
3.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未直接评此词,但言:“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然此类婉曲之作,可见其“旷”中亦有“细”处,不可一概而论。
4. 《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编):“此词设色清丽,意象绵密,虽托名四时,实写闺怨,可与温庭筠《菩萨蛮》诸作参看。”
以上为【木兰花令 · 四时词】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