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记得当初画屏前相遇。夜间好梦,忽儿在幽会,恋情绵绵,难忘高唐路。燕子双双,飞来又飞去,碧绿纱窗,几度春光已逝去。
在那天,绣帘相见处,低头假意走过,笑弄鬓髮如云缕一般。紧锁着秀眉,娇羞不开口,陌生人前,深情难以倾诉。
版本二:
记得当初在画屏前初次相逢。
美梦惊醒后,再也望不见那通往高唐的路途。
燕子成双飞来又飞去,
纱窗下几度春光悄然流逝。
就在那天绣帘边相见的地方,
她低垂着眼睛假装走过,微笑着整理如云的秀发。
眉头如春山敛起,含羞不语,
在人前,那份深情实在难以轻易诉说。
以上为【蝶恋花 · 记得画屏初会遇】的翻译。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後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明杨升庵《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谓「《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清毛稚黄《填词名解·卷二》袭升菴论,谓:「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按,升菴误记作者,句出梁简文帝《东飞伯劳歌二首(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今人李琏生《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从词调史驳前人论,谓「《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有关,或出于明人附会,绝非六朝时所制曲。此调本唐教坊曲,源于盛唐,属新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张梦机《词律探源》谓「自北宋晏同叔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按,易《鹊踏枝》为「蝶恋花」之作实始于南唐李後主《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王易《词曲史》:「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钦定词谱》列《蝶恋花》三体;清万红友《词律》列《蝶恋花》为平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仄韵。」以南唐冯正中《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同叔词)为正体。《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赵德鳞词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冯正中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德鳞词有「不捲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捲珠帘》。司马才仲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涧泉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方回词名《凤栖梧》,李方舟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文伯词名《转调蝶恋花》。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东坡外集》俱未收,唯见《苏长公二妙集》本、毛子晋汲古阁本《东坡词》。毛本题作「离别」,龙本无题。
高唐:龙榆生笺引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遊於云梦之臺,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崒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遊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遊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臺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香云、春山:龙榆生笺:「香云喩髮,春山喩眉也。《诗·鄘风·君子偕老》:『鬒髮如云,不屑剃也。』《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
1. 蝶恋花:词牌名,原名《鹊踏枝》,又名《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2. 画屏:绘有图画的屏风,常用于室内装饰,此处指初遇之地或象征记忆中的场景。
3. 初会遇:初次相逢。
4. 好梦惊回:比喻美好相会如梦境般短暂,醒来后只剩空虚。
5. 高唐:指楚襄王梦见神女的高唐观,典出宋玉《高唐赋》,后用以代指男女欢会或相思之地。
6. 燕子双飞:象征情侣成双,反衬主人公孤独。
7. 纱窗:雕花窗格,多见于闺房,暗示所思之人所在之处。
8. 春光暮:春日将尽,喻青春流逝或良辰不再。
9. 佯行:假装行走,形容女子故作镇定的情态。
10. 香云缕:指女子浓密芬芳的秀发,比喻如云般柔美。
以上为【蝶恋花 · 记得画屏初会遇】的注释。
评析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男子的刹那情遇。上阕回忆初遇、幻灭、思念的全过程。「燕子双飞」、「几度春光」,见触景动情、眷念不己,为时已久。下阕集中特写其初遇一幕。少女顾盼、矜持、沉默、怕羞,风态娇美,情态温柔。这首词写来真切朴实,摄魄传神。
这首《蝶恋花》是苏轼词作中少见的婉约情词,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初遇与相思之情。全词围绕“记得”二字展开回忆,情感真挚,意境缠绵。上片写别后相思之苦,借“画屏初会”“好梦惊回”“燕子双飞”等意象,表现物是人非、时光流转的怅惘;下片追忆相会时女子娇羞情态,细节生动,极具画面感。词风柔婉而不失深致,虽为情词却无轻佻之弊,体现了苏轼在豪放之外亦能驾驭婉约风格的艺术功力。
以上为【蝶恋花 · 记得画屏初会遇】的评析。
赏析
此词以“记得”开篇,瞬间将读者拉入一段深情回忆之中。上片从视觉与心理双重角度铺陈离别后的思念:画屏上的初遇如在眼前,却已成不可复得的“好梦”,而“望断高唐路”一句化用楚王神女之典,既显情之深,又添缥缈之感。燕子双飞、春光屡暮,时间在窗外悄然流逝,而思念却日益加深,形成强烈对比。
下片转入具体场景描写,聚焦于“那日绣帘相见处”的细节刻画。女子“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的动作,极为传神地表现出少女初见心仪之人时的娇羞与掩饰。“敛尽春山”一句双关,既指眉如春山,又暗喻情意内敛;“羞不语”与“难轻诉”层层递进,道出深藏心底却无法言说的情感。全词语言清丽,结构紧凑,由景入情,由忆生叹,展现了苏轼婉约词作中少为人知的柔情一面。值得注意的是,此词虽托于情事,或亦寄寓人生际遇之感慨,未必仅为爱情实录,正体现了东坡“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词学境界。
以上为【蝶恋花 · 记得画屏初会遇】的赏析。
辑评
北京大学教授刘默:东坡作词虽以豪放著称,但其情词却又机为婉约柔美,而且一扫花间以来的绮靡香腻之态。他写女性形象,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感情真梦而不落于轻,虎尽铅华而突出神韵。这首词即是很好的例证。恋情词风调如此婉转柔媚,同样出自东坡笔下,何尝逊于秦七、小晏。
1. 《历代诗余》引《冷斋夜话》:“东坡虽以豪放称,然其婉丽之作亦不少,如此词《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情致缠绵,辞意双绝。”
2.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此词宛转含蓄,‘低眼佯行’数语,描摹情态入微,非深于情者不能道。”
3.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未直接评此词,但言:“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然此类小令可见其“旷”外另有“深婉”一格。
4.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按语:“此词疑为徐州时期怀人之作,或系念某侍妾,情事隐约,然辞采动人。”
5. 朱孝臧辑《东坡乐府》编年未定此词确切年份,然以其风格论,当属早期或中期婉约之作。
以上为【蝶恋花 · 记得画屏初会遇】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