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休文体弱多病身体虚弱,连垂腰的金带都不堪佩繫了。望湖楼上正飘散着花香,春天和煦微风吹拂着衣袖,眼望着皓月当空,耳听着悠扬箫声。
酒醉睡去,又从梦中惊醒,正听见漏壶的长流滴水发出清脆而单调的声响,倚在床上似乎感到了无比潮湿。身边的侍酒美人不见了,内心的空虚好像花上的月亮,正在天际空自徘徊,自己竟是空度良宵。
版本二:
多病的我已如沈约般消瘦,再也承受不起金带垂腰的官服。
登临望湖楼时,暗香悄然浮动。
和风轻拂衣袖,仿佛在春日里嬉戏;明月之下,隐隐传来悠扬的箫声。
酒醒后梦回,更漏声漫长凄清,卧于床上只觉愁绪如潮水般不断涌来。
再也见不到如董娇饶那般动人的佳人。
只得在花间月下独自徘徊,虚度这令人怜惜的良宵。
以上为【临江仙 · 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的翻译。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词牌。《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後主词名《谢新恩》。贺方回词有「人归落雁後」句,名《雁後归》。韩涧泉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易安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南宋黄叔旸《花庵词选》注,「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明董逢元《唐词纪》认为,此调「多赋水媛江妃」,即多为咏水中的女神。调名本意即咏临江凭吊水仙女神。近代学者任半塘先生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词意涉及临江。「临」本意是俯身看物;临江而看的自是水仙。但中国历代所祭的水仙并不确定。像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所记的春秋吴国功勋伍子胥受谗而死成为长江水仙,东晋王子年《拾遗记》称战国楚大夫屈原为湘江水仙。此外,还有琴高、郭景纯、陶岘(Xiàn)各为不同水仙的记载。另外,投湘江而死的舜之二妃、三国魏曹子建笔下的洛河女神,都是人们祭祀的对象。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後阕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後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成绩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後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子澄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後主词之前後换韵、顾夐(Xiòng)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後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芗林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後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方回词为主,而以晏小山词之第二句添字、冯正中词之前後换韵、後阕第四句减字、王逐客词之後阕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创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後,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阕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柳耆卿演为慢曲,《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
项长官:龙榆生笺:「未详。」
多病休文:傅子立注:「《宋书》:『沈约字休文。武帝立,累迁光禄大夫。初,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遂以书陈情于徐俛,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欲谢事,求归老之秩。』」刘尚荣按:「傅注係节引《南史·卷五十七·沈约传》、《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望湖楼:傅子立注:「望湖楼在钱塘。」刘尚荣按:「参见《东坡诗集·卷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并诸家注。」
董娇饶:元延祐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作「董娇娆」。傅子立注:「杜子美:『佳人屡出董娇饶。』注云:『娇饶,名姬也。宋子景有《董娇饶》诗。』」刘尚荣按:「参见《九家集注杜诗·卷九·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饶』原作『娆』。又按,据《玉台新咏·卷一》,《董娇饶》诗作者非宋子景,乃宋子侯也。《九家注》亦谓宋子侯云云。傅注误。」
花上月:《东坡外集》作「花月下」。
空度:《东坡外集》作「几度」。
可怜宵:傅子立注:「沈玄机《感异记》:『玄机名警,因奉使秦陇,过张女郎庙,酌水、献花以祝云:「酌彼寒泉水,红芳掇嵓谷。虽致之非远,而荐之异俗。丹诚在此,神其感录。」既而日暮,短亭税驾,望月弹琴,作《凤将雏雏衔娇曲》,其词云:「命啸无人啸,含娇何处娇。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刘尚荣按:「《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六·沈警》引此则,云出自《异闻录》,字句小有出入。」
1.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平韵。
2. 休文: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字休文。《梁书·沈约传》载其因病消瘦,“革带常应移孔”,后世常用“沈郎腰”形容病后体瘦。
3. 金带垂腰:古代官员服饰,金带象征官位,此处指苏轼虽有官职却因病不堪其累。
4. 暗香飘:指梅花或其他花香在夜中悄然散发,亦可能暗喻美人或往事之回忆。
5. 和风春弄袖:春风轻拂衣袖,仿佛在与人嬉戏。“弄”字赋予风以人的情态。
6. 明月夜闻箫:月下听箫,渲染清冷幽静的氛围,也可能暗含对往昔欢聚的追忆。
7. 清漏永:指夜深,滴漏之声显得格外漫长。清漏,古代计时器漏壶的滴水声。
8. 隐床:卧于床上。“隐”有静卧、藏身之意。
9. 董娇饶:汉代著名美人,此处借指心中所思的美丽女子,或为虚拟人物以寄情。
10. 空度可怜宵:白白地度过这令人怜惜的夜晚。“可怜”意为可爱、可叹。
以上为【临江仙 · 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的注释。
评析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送词。上片写词人病愈,夜晚带着虚弱的身体登望湖楼。下片抒发了词人心绪孤寂之情。全词采用用典写作手法,含蕴深邃、韵味悠长,情随景转,超以象外,启人心扉,艺术手法十分高超。
此词为苏轼病愈后登望湖楼所作,题中“赠项长官”表明是赠予友人之作,然通篇并未直接言及项氏,而是借景抒怀,以自身病后之感、孤寂之情为主调,抒发人生失意、知音难觅的惆怅。词中融合身世之悲与风月之美,情致婉转,意境空灵。上片写登楼所感,由身体衰弱起笔,转入楼前景致,暗香、和风、明月、箫声,构成清幽之境;下片转入内心独白,酒醒梦断,愁绪难平,怀念佳人而不可得,终以“空度可怜宵”作结,余韵悠长。全词语言清丽,情感细腻,体现了苏轼婉约词风的一面。
以上为【临江仙 · 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的评析。
赏析
本词以“病愈登楼”为背景,实则借景抒情,抒写病后身心疲惫与精神孤寂。开篇即以“多病休文”自比沈约,既点出病体之衰,又暗含仕途困顿之叹。金带垂腰本为荣耀,然“不堪”二字道尽宦海浮沉中的无力感。
上片写景清丽动人:望湖楼上暗香浮动,和风拂袖,明月闻箫,一派春夜静谧之美。然而美景之中,已暗藏孤独之感——风月虽好,却无人共赏。
下片转入内心世界,酒醒梦回,夜漏漫长,愁绪如潮,层层递进。继而以“佳人不见董娇饶”一笔宕开,将情感推向高峰。此“佳人”未必实指某人,更可能是理想、知音或美好往昔的象征。结尾“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画面凄美,情感低回,月光下的徘徊身影,正是词人灵魂的写照。全词婉而不哀,柔中带刚,展现了苏轼在豪放之外的另一重艺术境界。
以上为【临江仙 · 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的赏析。
辑评
1. 《历代诗余》引《乐府纪闻》:“东坡在杭,尝作《临江仙》赠项守。时久病初起,语多感慨,而风神俊逸,不减少年。”
2. 清·黄蓼园《蓼园词选》:“此词上阕写景清妙,下阕抒情凄婉。‘多病休文’二句,自伤迟暮;‘佳人不见’二句,寄慨遥深。末二语尤觉缠绵悱恻。”
3. 近人俞陛云《宋词选释》:“病后登楼,感怀身世,托之风月。‘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语似闲淡,而哀感无穷。”
4.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案此词当为元祐五年(1090)知杭州时作。项长官未详何人,或即项师仁。词中多用典而自然,情致宛转,可见苏公婉约一路之工力。”
以上为【临江仙 · 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