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云徘徊,水绕流。缠着溪边曲曲悠悠的路,重重叠叠的青山,傍溪水绕行,向东流。
清和的月色洒落沙洲,照见翘首而宿的鹭鸟,无风也无尘。
溪边老叟见了自言自语,小而可的事,何苦做什么官去。
有酒杯不空,有田百来亩。何不归来享份闲趣呢。
我们虽然没有百来亩的田,留份闲心,醉份闲情,让心有个栖息的片刻,总还可以;
东坡一辈子也没归耕,一辈子颠簸,但他总能忙里偷闲,留着了一份闲心,因此也痛并快乐着。
版本二:
溪水与云影交相萦绕,蜿蜒于山间小路之上。层层叠叠的青山环绕着溪流,溪水向东流淌。月光洒在沙洲上,洁白如银,夜鹭翘首栖息,这里没有一丝尘世的喧嚣与烦扰。溪边的老翁彼此相视,心中暗自低语:为何如此执着,苦苦追求做官之路?只要有满杯的美酒不断,再有百亩良田可耕,不如归来共享这闲适生活中的乐趣。
以上为【蝶恋花 · 述怀】的翻译。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後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明杨升庵《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谓「《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清毛稚黄《填词名解·卷二》袭升庵论,谓:「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按,升庵误记作者,句出梁简文帝《东飞伯劳歌二首(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今人李琏生《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从词调史驳前人论,谓「《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有关,或出于明人附会,绝非六朝时所制曲。此调本唐教坊曲,源于盛唐,属新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张梦机《词律探源》谓「自北宋晏同叔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按,易《鹊踏枝》为「蝶恋花」之作实始于南唐李後主《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王易《词曲史》:「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钦定词谱》列《蝶恋花》三体;清万红友《词律》列《蝶恋花》为平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仄韵。」以南唐冯正中《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同叔词)为正体。《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赵德鳞词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冯正中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德鳞词有「不捲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捲珠帘》。司马才仲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涧泉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方回词名《凤栖梧》,李方舟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文伯词名《转调蝶恋花》。
述怀:元延祐本无题。兹从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
樽酒不空:龙榆生笺引《後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分取: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分得」。
1. 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
2. 云水萦回:云影与水流相互缠绕,形容山水曲折幽深。
3. 溪上路:指沿溪而行的小径。
4. 叠叠青山:重峦叠嶂的山势。
5. 溪东注:溪水向东流去。注,流入。
6. 月白沙汀:月光照耀下的白色沙洲。白沙,形容月光映照之白净;汀,水边平地或小洲。
7. 翘宿鹭:夜间栖息的鹭鸟翘首而立。“翘”字生动写出鹭鸟警觉静立之态。
8. 更无一点尘来处:意谓此地纯净无染,毫无世俗尘埃侵扰。尘,喻指官场纷扰与俗务。
9. 溪叟:溪边的老渔夫,象征隐者。
10. 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为何如此渺小执着,偏要追求仕途?底事,何故;区区,微不足道,此处含贬义,指汲汲于功名之人。
以上为【蝶恋花 · 述怀】的注释。
评析
此词作於元豐八年(西元一〇八五年)六月到七月。毛本词题作「述怀」。王文诰《苏诗总案》元豐八年六月:「初闻起知登州,公将行,有怀荆溪,作《蝶恋花》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六》载,苏东坡由责授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复朝奉郎、知登州之诏命,下於五月六日。东坡於五月二十二日至常州贬所,上谢表,六月始得到诏旨。
东坡由常州赴登州是在七月下旬。此词内容,确为行前怀宜兴荆溪之作。春恋田庄山水美景,假设溪叟之语,表现心中为官与归老之矛盾,希望将来能够如愿归来。语言清爽中有沉郁之思。
「云水萦回溪上路。叠叠青山,环绕溪东注」 句,描绘宜兴南荆溪上风光。《元豐九域志·卷五·两浙路常州》:「望,宜兴,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一十六乡,湖洑、张渚二镇。有君山、运河、太湖、阳羡溪。」阳羡溪即荆溪。
「月白沙汀翘宿鹭,更无一点尘来处」句,写荆溪月下澄明清净的景色。
「溪叟相看私自语。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句,假设溪叟旁观之言,展现出内心深处出仕与归田的矛盾。底事,何事,为什么。区区:辛苦劳瘁之意。 苦,偏要,硬是要。溪叟私下议论说:为什么那样辛苦劳碌,硬要去当官嘛!
「尊酒不空田百亩,归来分得闲中趣」句,说将来自己还是一定要归老於此,享受闲适之趣。这既是表明终极意愿,也是当前解决内心矛盾的自宽之词。「樽酒不空」,用《後汉书·孔融传》:「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座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二十五》评此词云:「词云溪上,即荆溪也。信为起知登州临去所作。自後入掌制命,出典雄藩,以及南迁海外,请老毘陵未克践归来之语。读公述怀此为之怃然也。」王氏的这个体认是比较深刻的。
此词为苏轼晚年所作,借景抒怀,表达其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奔波的厌倦。全词意境清幽,语言简淡而意蕴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安逸的理想境界。词中“溪叟相看私自语”一句巧妙引入人情,以渔父视角反问世人热衷功名之执迷,凸显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末句“归来分取闲中趣”点明主旨,体现苏轼历经宦海沉浮后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整首词融合了道家隐逸思想与儒家退守情怀,是其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
以上为【蝶恋花 · 述怀】的评析。
赏析
本词以清新淡远的笔调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隐逸图景。开篇“云水萦回溪上路”即奠定全词空灵悠远的基调,山水相依,动静结合,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叠叠青山,环绕溪东注”进一步拓展视野,群山环抱,溪流潺湲,构成封闭而安宁的空间,暗示远离尘世的理想境地。下句“月白沙汀翘宿鹭”尤为传神,月色、白沙、夜鹭三者交融,静谧中蕴含生机,突出“无尘”的高洁意境。
过片转入人事,“溪叟相看私自语”拟设对话场景,借渔父之口发出对仕途人生的质疑,极具讽刺意味。“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直击时人追逐名利的心理,反衬出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珍视。结尾两句以现实条件作结——“樽酒不空田百亩”,并非完全否定物质基础,而是强调在基本生活保障之上,应追求精神层面的“闲中趣”。这种思想既不同于彻底出世的避世态度,也非沉溺荣利的俗念,而是苏轼一贯倡导的“外儒内道”的人生哲学体现。
全词结构严谨,由景入情,由情悟理,层层递进。语言朴素自然,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苏轼晚年趋于平和、回归本真的艺术风格。
以上为【蝶恋花 · 述怀】的赏析。
辑评
1. 《历代诗余》引《乐府纪闻》:“东坡蝶恋花数阕,皆冲旷有致,极写林泉之乐,而仕隐之思寓焉。”
2. 清·先著、程洪《词洁》卷四:“此等词,看似平淡,实则寓意深远。‘更无一点尘来处’七字,足当一篇《归去来辞》。”
3.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虽未直接评此词,但其言“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可为此词风格注脚,体现苏轼“旷达”之特质。
4.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按语:“此词当作于元祐或绍圣间贬谪之后,托兴渔樵,寄怀丘壑,其志可知矣。”
5. 朱祖谋校《东坡乐府》题注:“此调多用于婉约抒情,独东坡以清旷出之,别具风神。”
以上为【蝶恋花 · 述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