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如今就像边让怀念蔡邕,无心谱写新曲卧对春风。
屋舍南面有竹可供书写字句,年老时便到溪边做个渔翁。
以上为【南园十三首(其十)】的翻译。
注释
边让:后汉人,有才能文。蔡邕荐之于朝廷,但没被重用。此句以边让、蔡邕的关系比喻作者与韩愈的关系。
裁曲:指制曲吟诗。
1. 边让:东汉名士,《后汉书》载其"善属文,作《章华赋》,蔡邕深敬之"
2. 蔡邕:东汉文学家,《后汉书》"邕闻让才名,欲与结交"
3. 裁曲:创作乐曲,《古诗十九首》"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4. 竹堪书字:用竹简书写,《晋书·王羲之传》"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
5. 钓翁:隐士形象,《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以上为【南园十三首(其十)】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边让忆蔡邕"的知遇典故破题,通过"无心裁曲"的消沉姿态与"溪头钓翁"的隐逸想象,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政治失意到精神超脱的诗意转换。李贺巧妙将竹林书字的文化传承与溪头垂钓的江湖意象相融合,展现中唐寒士特有的精神困境与出路探索。
以上为【南园十三首(其十)】的评析。
赏析
李贺曾得到韩愈的推重和相助,但仍不得志。这首诗反映了他的抑郁心情,无心苦吟,打算写字消遣,年老时做一个渔翁了事。
这首七绝前两句以历史人物自况:"边让忆蔡邕"的典故既暗含对知音赏识的渴望,又透露出才士不遇的悲凉;"无心裁曲"与"卧春风"形成强烈反差,春风骀荡中卧听天籁的意象,实为对现实无奈的消极抵抗。后两句陡然转入田园愿景:"舍南有竹"既写实景又具象征,既承王羲之书竹的雅趣,又启"钓翁"的隐逸之思;"老去溪头"的时间预设,在空间转换(书斋到溪头)与身份转变(文士到渔翁)的双重维度中,构建起超越现实的精神避难所。全诗将东汉党锢之祸的历史记忆与中唐藩镇割据的现实困境叠印,在贾岛的寒涩与杜牧的俊爽间找到独特平衡。
以上为【南园十三首(其十)】的赏析。
辑评
1. 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边让今朝忆蔡邕'句,实为长吉自况,其《高轩过》'殿前作赋声摩空'之豪情,至此尽化溪头烟雨。"
2. 叶葱奇《李贺诗集》:"通篇气脉从杜甫'匡山读书处'化出,而'无心裁曲卧春风'七字,尤得李商隐'永忆江湖归白发'之神韵。"
3. 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后二句与同时张籍《夜到渔家》'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形成有趣对照,一写他人,一写自我,各见其妙。"
4. 刘衍《李贺诗传》:"'老去溪头作钓翁'与白居易'晚来林鸟语殷勤'同属无奈之辞,而李作更多奇崛之气。"
5. 吴企明《李贺集》:"结句在柳宗元'孤舟蓑笠翁'与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间另辟蹊径,以'书字竹'与'作钓翁'勾连文士归隐的新范式。"
以上为【南园十三首(其十)】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