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您是珠履三千门客中的上宾,我是青衿七十弟子里的后生。
礼数周全如燕昭王待郭隗始开尊贤之风,讨论学问常念及我如颜回般的愚钝。
黄鹤楼前春水浩渺,举杯之时可还会忆起故人?
以上为【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的翻译。
注释
1. 珠履三千客:《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2. 青衿七十徒:《诗经·郑风》"青青子衿",《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3. 隗始:《战国策》载燕昭王筑黄金台先从郭隗始
4. 回愚:《论语·为政》"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5. 黄鹤楼:武昌名胜,传说费祎登仙每乘黄鹤憩此
6. 夏口:今湖北武昌,唐代鄂岳观察使治所
7. 座主:唐代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
以上为【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对比手法开篇,通过"珠履客"与"青衿徒"的身份映照,勾勒出唐代幕府制度中的师生情谊与仕途生态。杜牧巧妙化用燕昭王筑黄金台与孔子赞颜回典故,在自谦中暗含对座主知遇的感激,尾联以黄鹤楼春水为时空坐标,将离愁别绪融入浩渺江景,完成从具体人事到永恒怀念的诗意升华。
以上为【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的评析。
赏析
此诗前两联运用双重镜像结构:首联以春申君珠履客喻王侍御受知于座主,以孔子青衿徒自况师生渊源,展现唐代科举社会的人际网络。颔联"知隗始"与"念回愚"对仗工巧,既暗含座主仿效燕昭王求贤的胸襟,又自比颜回得夫子循循善诱,在典故化用中见出政治理想与教育传承的辩证。尾联转笔写景,"黄鹤楼前春水阔"以浩瀚空间稀释离愁,"一杯还忆故人无"以设问收束,与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异曲同工,却更多一份文人间的精神默契。全诗在七绝短制中承载深厚人文内涵,体现杜牧"雄姿英发中见沉郁"的独特诗风。
以上为【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的赏析。
辑评
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牧之『黄鹤楼前春水阔』,与太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同是江天妙境,然李写景中情,杜情中见景,各极其致。"
2.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三:"『礼数全优知隗始』用事精切,可见唐时座主门生情谊之笃,非后代可比。"
3. 今·缪钺《杜牧传》:"此诗作于开成四年杜牧移官京职时,『青衿七十徒』自喻久不迁调,与其《上宰相求湖州启》『七授官符,一参幕府』可相印证。"
4. 今·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结句『一杯还忆故人无』暗用陆机『愿君广末光,照妾薄暮年』意绪,将幕府政治关系转化为平等诗交,见出牧之独特襟怀。"
以上为【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