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她怕是盘古开天时的远古子孙,至今还让她在门户人家里逞能。
用一车白土来涂抹自己的脖颈,裁十幅红旗去修补破烂的裤裆。
在瓦官寺里能遇到她行走的足迹,在华岳山前能看见她留下的掌痕。
你也不必惆怅忧愁自己难以出嫁,且等我写封信去问问乐神夔(kúi)是否答应。
以上为【嘲妓】的翻译。
注释
盘古: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创世神。
远孙:远古的子孙。此处是极度夸张的戏谑说法。
逞家门:在门户(指妓院)中逞能、卖弄。
白土:古代女子用以敷面的化妆品。
泥项:涂抹脖颈。“泥”作动词。
红旗:红色的绸缎。
破裈:破烂的裤子。裈,有裆的裤子。
瓦官寺:六朝时期金陵(今南京)著名寺庙。
华岳山:即西岳华山。
乐坤:此词费解,历来无定论。一说“乐”指音乐之神或教坊乐官,“坤”为女性,或指其难以嫁与乐官。一说“乐坤”为人名,但无考。更有解者认为“乐”即快乐,“坤”代指男性,整句意为“待为你写信问问(哪个)男人(愿意娶你)”,是一种戏谑的口吻。此取存疑态度。
以上为【嘲妓】的注释。
评析
主题与题材:此诗从标题和内容上看,是一首“嘲妓”诗,即以妓女为戏谑嘲讽对象的作品。这类诗歌在中晚唐时期较为流行,常使用隐语、歇后、双关等手法,格调不高,但体现了当时文人游戏笔墨的一面。
手法:
夸张与戏谑:全诗极尽夸张之能事,如“盘古远孙”言其古老,“一车白土”言其粉饰之厚,以达到滑稽的讽刺效果。
双关与隐语:诗中多处可能使用了当时的市井隐语,如“白土将泥项”(以白粉涂颈)暗讽其以色事人;“红旗补破裈”可能暗指其穿着艳丽以掩盖寒酸或不堪。
用典与暗示:“瓦官寺”是六朝名寺,或暗含其交往复杂;“华岳山前见掌痕”可能化用巨灵神掌劈华山的传说,进行戏谑性的夸张。
以上为【嘲妓】的评析。
赏析
对于这首诗,我们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表层解读:对妓女的戏谑嘲讽
从字面看,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老色衰、生活困窘的妓女形象。诗人用夸张的笔法讽刺她用厚厚的白粉涂抹脖颈,用大红绸缎修补破裤,极力掩饰自己的衰老与贫穷。后两联则继续调侃其行踪飘忽、交往广泛,并最终以“不用担心嫁不出去,我去帮你问问乐坤”这样的反语作结,充满了轻蔑与嘲弄。这种写法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社会底层女性的某种偏见与优越感,格调不高。
深层解读:一种可能的“自嘲”或“谐谑诗”范式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尤其是中晚唐,存在一种文字游戏式的“谐谑诗”。有学者认为,此类诗作有时并非真的在嘲笑某一具体对象,而是诗人之间逞才斗智、戏用隐语的产物。诗中看似鄙俗的意象,可能暗含了某种谜语或特定的指向。因此,这首诗也可能是在某种特定情境下,与友人之间的一种戏谑唱和,其真实含义已难以完全索解。
总体而言,无论其具体指向为何,这首诗在艺术上并非杜牧的代表作,其价值更多地在于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文化和文人生活的多元面貌,提供了一个特殊的侧面。
以上为【嘲妓】的赏析。
辑评
关于此诗的历代评点极少,因其内容和格调,古代诗评家大多选择回避或持批评态度。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杜牧》:
“牧美姿容,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然诗多草草,间有淫媟之词。”
(评点:辛文房虽非直接评论此诗,但他对杜牧部分诗作“间有淫媟之词”的总体评价,可以看作是对《嘲妓》这类作品存在的侧面说明。)
现代学者 缪钺《杜牧传》(在论及杜牧诗风多样性时提及):
“杜牧集中亦有少数格调不高的作品,如《嘲妓》等,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生活与思想的另一个侧面,我们不必为贤者讳。”
以上为【嘲妓】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