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太阳照射在明媚的春天,一阵好雨洗净了飞舞的红尘。阳光和煦得融化了冰雪,凉丝丝的春风吹拂着我身。金杯斟满甜甜的春醪,美味佳肴错杂横陈。齐国美女献上曼妙的舞蹈,西秦的歌手纵情歌唱。风度翩翩的曹家公子,敏捷的才思犹如天神。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如春的大地,
及时的雨压住了飞扬的尘埃。
寒冷的冰块驱散了炎热的暑气,
清凉的风吹拂着我的身躯。
甘甜的美酒盛满了金色的酒杯,
丰盛的菜肴纵横交错地陈列。
来自齐地的艺人进献着奇妙的乐舞,
歌唱的伶人出自西秦。
风度翩翩的正是我们的公子(太子),
机敏灵巧,迅疾如神。
以上为【侍太子坐】的翻译。
注释
白日:太阳。
曜:照耀。
青春:春天。
辟:通“避”,退避的意思。
景:日光。
“寒冰辟炎景”句:寒冰被温暖的阳光消融。
醴:甜味的美酒。
金觞:镶金的贵重酒器。
肴馔:指宴席上的鱼肉等荤菜和饭食。
齐人进奇乐:形容宴会上乐舞曼妙。《史记·孔子世家》载:齐人惧怕鲁国称霸后吞并齐国,于是行离间之计,在齐国广选美女八十人,让她们身着华丽的衣服跳《康乐》之舞,连同良马三十驷,一起献给鲁国君。
西秦:古代秦国地处陕西,称西秦。
歌者出西秦:《列子》载:秦国秦青善歌,“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里借秦青的典故形容宴会上的歌手很出名。
翩翩:气度优美。
公子:世子曹丕。
机巧:机智灵巧,才思敏捷。
乎:迅疾。
神:神灵。
侍太子坐:陪伴太子时在座。太子,当指曹丕。
曜:照耀。
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青葱,故称。
时雨:应时而下的雨。
辟:排除,驱散。
炎景:炎热的日光。
清醴:清甜的美酒。
金觞:金制的酒杯。
肴馔:丰盛的饭菜。
齐人、西秦:齐地和秦地(今山东、陕西一带),在古代以出产乐师、歌女著称。
公子:此处尊称太子。
机巧:机敏灵巧。
忽:迅疾的样子。
以上为【侍太子坐】的注释。
评析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冬十月,曹操立曹丕为魏太子。《侍太子坐》大约写于曹丕被立为太子之后的建安二十三年。诗歌描写作者陪侍太子曹丕宴饮时的所见所闻。
此诗是曹植陪伴太子(很可能即其兄曹丕)时所作的一首侍宴诗。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场清夏宴会的优雅场景,并表达了对太子的赞美。前十句层层铺陈,从自然景象(白日、时雨、寒冰、凉风)到宴饮陈设(清醴、肴馔),再到乐舞表演(奇乐、西秦歌者),极尽渲染宴会环境之舒适与场面之奢华。最后两句“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是全诗点睛之笔,将前面所有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都归结于太子德行与风采的感召,颂扬之情自然而含蓄。整首诗语言清丽,结构工稳,体现了曹植早期诗歌辞采华茂、善于营造意境的特点。
以上为【侍太子坐】的评析。
赏析
这首《侍太子坐》是曹植公宴诗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氛围的极致烘托。诗人并未直接描写宴会中的人物活动,而是通过“白日”、“时雨”、“寒冰”、“凉风”四组意象,从视觉、触觉等感官入手,营造出一个雨后天晴、清凉无尘的初夏环境,为宴饮设定了一个极其舒适宜人的背景。这种由外而内、由景及人的写法,使诗歌的意境更为开阔。二是结构的巧妙安排。前八句犹如电影的推拉镜头,先是大环境的空镜(白日时雨),然后是近景的特写(冰、风、酒、肴),最后是动态的表演(奇乐、歌者),层层推进,最后将焦点定格在“翩翩我公子”身上,使颂扬的主题水到渠成,毫不突兀。诗中“寒冰辟炎景,凉风飘我身”一联,体物细腻,对仗工整,充分展现了曹植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以上为【侍太子坐】的赏析。
辑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魏武(曹操)以相王之尊, 雅爱诗章; 文帝(曹丕)以副君之重, 妙善辞赋; 陈思(曹植)以公子之豪, 下笔琳琅。 …… 观其时文, 雅好慷慨, 并志深而笔长, 故梗概而多气也。 ” (此段虽非直接评论此诗,但概括了曹植所处时代的文风及其作为“公子”的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此诗产生的环境。)
南朝·梁·钟嵘《诗品》:“ 其源出于《国风》。 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 情兼雅怨, 体被文质, 粲溢今古, 卓尔不群。 ” (这是钟嵘对曹植诗歌的整体评价,“词采华茂”与“情兼雅怨”的特点在此诗中亦有体现。)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 曹子建(曹植)铺排整饰, 立阶级以赚人升堂, 用此致诸趋赴之客, 容易成名。 如《公宴》、《侍太子坐》等篇, 整璧精金, 固为杰作。 ” (王夫之直接提及《侍太子坐》篇,认为其结构铺排整齐,如同精雕细琢的美玉真金,是杰出的作品。)
以上为【侍太子坐】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