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园中蔬菜稍摘嫩叶新芽又抽,田畦新舂的稻米滑润似要流溢。
枕席不换随处可安卧,饱食安眠再无他求。
以上为【园蔬】的翻译。
注释
1. 小摘:少量采摘,杜甫《有客》“小摘为情亲”
2. 新舂:新收获的谷物脱壳,张耒《夏日》“新舂喜傍篱”
3. 枕簟:枕头与竹席,《礼记·内则》“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
4. 甘寝:安睡,《庄子·徐无鬼》“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
以上为【园蔬】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王安石晚年退隐金陵时所作,通过园蔬、新稻等日常意象,展现其超脱政争后返璞归真的心境。前两句以“小摘”“新舂”的细微动作,暗示对自然生长节律的尊重;后两句“枕簟不移”与“饱餐甘寝”形成空间与心境的双重安定,在简朴生活中抵达精神自由。全诗将理学家“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哲学思考,融于具体生活场景,体现北宋士人“即事即理”的思维特质。
以上为【园蔬】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在二十八字中构建起完整的生命哲学。前两句以动态流程展现物产之丰:“小摘”与“抽”构成生长循环,“新舂”与“流”形成质感知觉。后两句转入静态观照,“随处有”暗含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更无求”则抵达精神圆满的化境。王安石巧妙运用通感手法,“滑欲流”以触觉写视觉,“甘寝”以味觉写睡眠,在感官互通中深化体验的真实感。其语言洗净早期奇崛之风,在杨万里“诚斋体”出现前已开创白话入诗的先声,展现北宋诗歌由重理趣向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型的重要轨迹。
以上为【园蔬】的赏析。
辑评
1.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
“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园蔬小摘嫩还抽』,造语平易而用意深婉。”
2. 明·杨慎《升庵诗话》:
“荆公《园蔬》绝句,有辋川遗响,『饱餐甘寝更无求』,是真得隐居之乐者。”
3. 清·吴之振《宋诗钞》:
“安石闲适诗,淡泊中自饶滋味,此篇尤见随分自足之意。”
4. 清·陈衍《宋诗精华录》:
“『滑欲流』三字写新米,非老农不能道。后二句更见胸次,视东坡『也无风雨也无晴』,同一理趣。”
以上为【园蔬】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